摊铺机、压路机、自卸车同时作业,现场机器隆隆作响,铺装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眼前的场景多次在驻马店省道项目上演。“这么多机器同时作业的场面在别人眼里是很壮观,但在我们工程人眼里则是兴奋夹带着担忧。”回忆起工程大干时的场景,项目总工陈宇难掩兴奋。“这条路之前不是这样的,之前是坑洼泥泞的破旧公路,现在则是平坦宽阔的康庄大道。”陈宇自豪地说道。 驻马店省道项目是股份公司在驻马店承建的第一条道路,既要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难题,又要为股份公司、公司在驻马店赢得良好的口碑,这是摆在项目全体人员面前的两个重要任务。 “不怕拦路虎,就怕地下水”。驻马店省道项目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临近亚洲最大人工湖宿鸭湖。临湖区周围土体的含水率会随着人工湖水位的变化而变化,且部分呈淤泥状态,这给路堤和下路床压实带来了很大挑战。 “当初带领团队尝试了多个方案,但总是没有取得好的效果,老办法、常规办法不行那就得转换思路呀,最后组织技术人员实地查看、论证后,确定了‘挤’‘换’结合的施工方法”,陈宇说道。 确定了施工方法后,项目人员随即组织施工,施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测量放样,在直线段每50米设一控制桩,平曲线段每10米设一控制桩,边线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厘米,钉出路基的地界桩、坡脚线桩,填铺片石垫层填料,准备工作做好后,用26吨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先静压两遍,再振动碾压不少于4遍,边缘和转角处则用人工和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土工布铺设顶部反滤层。设置多个沉降观测点,准备多余的土方、片石随时进行“查缺补漏”。通过使用这一方法,“拦路虎”被击倒,路基因含水率过高而导致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 “地下水渗透难题得到解决,但新的问题又出现,面对22公里长的‘战线’,该如何将物资按时供应上呢?”驻马店省道项目地形复杂、跨度较长,涉及新建桥梁就有13座、新建涵洞39道,点多面广、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如果通过常规的材料运输方式会严重影响到项目的施工进度。 磨刀不误砍柴工。项目团队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沿项目完完整整走上了一遍,记录下哪里需要多少钢筋、商砼……最终经过反复论证、交叉计算,确定了‘工棚变工厂,工地变车间’的施工模式。按照之前测算的结果,整条线上建起了多个“加工厂”、搅拌站,就近调度,确保材料能第一时间向施工现场供应。 在这种施工模式下,不仅工程质量得到了提高,还有效节约了30天工期,为项目的后续工作开展争得了更多的宝贵时间。 “计划赶不上变化,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又一个接一个地来。”陈宇苦恼又无奈。原定的设计方案与当地工程文物勘察出现冲突,再加上驻马店地区9月份独有的雨季,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工期变得更加紧张。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争”,“要解决这一问题,肯定需要变更施工方案来抢回因冲突施工和雨季造成的工期延误,但变更方案就会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项目所有技术人员都变得焦虑而迷茫起来,巨大的压力又落在了陈宇的肩头。 犹豫不能解决问题,攻坚才是最好的钥匙,项目技术人员用24小时找到了新的解决方案。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双层连铺的施工工艺,根据试验段得出合理机械组合及碾压遍数,初压采用胶轮压路机静压1遍,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弱振1遍强震2遍,终压采用胶轮压路机静压1遍收面,两个班组同时进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施工,保证人员机械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前后场管理人员及时沟通,把原本至少50天的工期缩短到了20天。 项目前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使得工程顺利通过验收。顺着陈宇手指的方向,一条黝黑又充满沥青味的道路正蜿蜒在天中大地。(高进、勾旭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