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柯宇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本是荷尔德林的一句话,但经海德格尔不断转述,“诗意地安居”竟成了人类对生活真正本质的一种诉求。无独有偶,“生活在别处”本是法国诗人兰波诗中的一句,但让此言世人皆知的却是米兰昆德拉。在人类越来越崇尚迁徙自由的今天,或许米兰昆德拉用一句“生活在别处”对“诗意地安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生活在别处”本身就是一个富含诗意、充满生命活力的句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来经历生活所给予的各种磨难和历练。但有的时候,生活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生活,不是无数个日出至日落下的本能式存活。这时,生活是一种选择,是对既有状态的解构和疏离,是对生命最本质意义的探索;甚至,生活会游离于现实之外,穿梭于精神所构筑的世界,在那里攫取罕有的体验,再用各种符号加以注释。而这种探索和游离的经历便是别处的生活。
人为何需要体验别处的生活,为何会将生活安置在别处?在别处意味着超然,意味着对现实各种羁绊的一种反叛。当冰冷的现实越来越成为桎梏的枷锁而又无力改变时,“别处”就给人打开了一扇可以逃离的门,在“别处”可以卸去在现实中的不满和压抑,而寻得超然。因此,“别处”给了人一种“彼岸”的自由。而且,“别处”可以给予生命个体更圆满的体验,获得在原定状态下无法拥有的真知和感悟。所以,“别处”对于人始终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