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局2012-2013年度优秀共产党员许达
■文/邹洪英 龙巧灵
一头干练的短发,散发着知性的魅力;两弯秋水剪成的明眸,闪耀着睿智的光芒。初次相识,你一定想不到就是这位温婉秀丽的女性,在谈判桌上能让业主心服口服,她就是局2012-2013年度优秀共产党员许达,现任中建保华公司海淀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商务经理。
抓盈利:过程控制“细”落实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作为项目的商务人员,最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为项目争取最大化的盈利。”这是许达自2002年成为项目商务经理以来,一直努力工作的目标。在担任中信危改项目商务经理时,许达每月必开成本例会,详细分析施工成本,确保成本受控的具体落实。
在该项目的洽谈过程中,许达带领的团队与业主外聘的咨询公司在施工图工程量核算上出现了分歧,屡次商谈无果。“我们的数据是经过精确测算得来,一定没有问题的。”看着同事们信心受挫的样子,许达一边安慰他们,一边从自己和对方的图纸入手,查找问题。
谈判桌上,双方拿出各自的图纸比较,细心的许达发现,咨询公司在图纸上存在着严重的细节问题。“商业楼外挂梁、地下室外墙防水首层的详图,只有在修改后的建筑图上才可以看到,而你们使用的仍然是最初的图纸。没有依据改图进行修改,这是对核对双方的不尊重!”继而许达指出了对方遗漏的多处专业错误,咨询公司自诩的准确率在“铁证”面前毫无还击之力。
“谈判桌上,只要有她在,信心就足了。”同事们常常这样评价她。正是因为这种对工作细心谨慎的态度,许达在大厂项目和天秀花园项目谈判中为公司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
育新人:模范带头“细”帮扶
在项目上,许达从不端领导架子,耐心对待每一个新人。“专业素质要过硬,这是第一要求。”在业务培训上,许达总是拿工程核算的数字说事儿,告诫新员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后果的严重性,同时她还注意讲解、实操相结合,让新员工们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大厂项目合约部,包括从公司市场部去的孙丽伟在内,当时几乎都是新员工。孙丽伟原是做项目投标,而现在要做合约预算,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有一次,她拿着工程图纸无从下手,被细心的许达无意中撞见,她决定要带好这个徒弟。由于大厂项目是群体工程施工,有巨额的工程计算量。许达每天都会带着孙丽伟去工地实地勘察。当孙丽伟拿笔计算时,许达总是在一边细心叮咛:“计算顺序不能颠倒,先算门窗,再算外墙,沿着一个固定的计算模式,才能减少失误。”
当孙丽伟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出现纰漏时,许达就像一名可亲的大姐,细心纠正,从不厌烦。“许姐的细心,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我从她的身上学到了作为一名测算人员最可贵的品质——细致谨慎。”
孙丽伟是许达手把手带出的爱徒之一,现已是保华公司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项目一名优秀的商务经理。许达带出来的学生已有3个成为合约主管,2个成为项目商务经理,为公司的大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孝为先:勇挑重担“细”照顾
“我们不能忘了为人子女的责任。”这是许达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商务合约工作的性质注定了她常常要在几个项目来回跑,没有太多时间来照顾家人。尽管如此,她仍然坚持将父母从老家接来,倾力照顾。
去年许达父亲突发脑梗塞住院,正赶上项目最后的结算工作。那时的她,每天医院、单位两头跑,同事们怕她吃不消,都劝她暂时休息,但许达总说自己能挺得过来,她说:“结算是关键,此刻的半点疏忽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父亲我也必须照顾到,累点又算什么呢?”
许达父亲在出院后因为病痛而变得脾气暴躁,稍不顺心就发脾气。许达一有空便陪着父亲做术后康复治疗,细心的她能注意到父亲的每一丝情绪变化。她按照父亲的口味变换饭菜花样,油盐酱醋的拿捏也恰到好处,许达精心的呵护终于让老父亲开怀。今年她又把公公婆婆也接到了北京,四个老人的生活起居都要她来照顾,但她始终微笑着面对生活的重担,将家人殷勤看护。“照顾好了家人,我和爱人才能心无旁骛地工作。”百善孝为先。家人是许达永远的牵挂。
成事于细,“许”诺必“达”。她从细处着眼,对工作殚精竭虑、对新人细心帮扶、对家人关怀备至,这是她的诺言,也是她致力实现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