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 | 办公平台 | 中建e-HR | 网络学院 | 中建网群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职业发展 服务专区 资源配置
企业文化
公司形象
公司理念
文化活动
员工风采
公司快讯
首页>> 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员工风采
我的老师刘广峰先生
发布日期:2013-09-09 字号:[ ]

■文/孔令金

  我与先生认识20多年了,先生是我初中的语文老师。我见先生最后的时间是临近高中毕业的时候,现在也忘却了当时说的是什么,但是先生送我的一本《人生》签名书我现在依然保存着。

  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1994年,我写了一篇《农村中学生调查》,偷偷地寄给了《山东电视台》中学生栏目,大概二十多天过后的一个中午,刘老师让我准备明天和他一块去枣庄。我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因为自己没去过远的地方,心想出去看看也挺好的。

  枣庄之行在我的人生路途上的影响是难以言尽的,让我永生难忘。先生更是不会忘记,虽然那次拍摄只有他一个镜头,但是能够看到自己的学生登上省台节目,也是让他兴奋不已的。回来后,他对着校长大声称赞我,并告知全班同学节目播放的时间。

  在初中快毕业之际,他还介绍我去另外的班级学习,虽然学习平平未能如愿,但我还很感念先生。再后来很少有机会去看先生了,走上社会做了人夫、人父后更是难有时间去看望他,但在我的心底还是很怀念的。会想起他夹着课本讲义早早来到教室门口,铃声一响他便走上讲台,“上课”,“起立”,他会微微鞠一躬或说一声“坐下”,仿佛记忆就在刚刚过去的昨天。

  就在前几天晚上我在办公室忙着加班,手机响起一个陌生的号码,我便接起。“你是令金吗”,一个熟悉的声音让我突然停下手头的工作。“今天遇到令铜(我的兄弟),要了你的手机号。”“是刘老师吧,不好意思,我很少回老家,多年没见你了。”“都拼命忙,不要来!”我们就这样一聊就是四十多分钟。

  自离开校园,我不停地奔命于生计而漂泊四方,很少回老家。没有想到先生一直关注着我,无论是听熟悉的同班同学说还是打听认识的同学。其实,先生不知道我写文字,在他任教的时候我的作文也不是很突出,先生听说我出版了《唐诗三百首译注》,让他很是大吃一惊,原因是机电安装或者说建筑和唐诗是没有一丝关联的。

  时间匆匆而过,20多年就这样平凡走过,没有惊天的故事,有的只是平平凡凡。

  先生,回家时一定看望你!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致高三班主任的一封信
下一篇:教师颂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纪检监督举报拖欠企业账款线索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86-10-51579655传真:86-10-51816700 邮箱:zjejbgs@cscec.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E座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京ICP备12020238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