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蝉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这是对全党同志提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和警醒。“照镜子”作为第一项重要任务,开好头是关键。
明确以何为镜。《旧唐书·魏徵传》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不难看出,镜子可以是物品,可以是历史,也可以是人物。党员干部究竟该以何为镜?广大党员干部在寻找镜子的时候要以党章、党纪为镜,以群众期盼为镜,以我党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为镜。以党章、党纪为镜,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党章和党纪是基础,阐述了为民、务实、清廉的具体要求,既是制约广大党员干部的规章制度,也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在党员干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以群众期盼为镜,做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党员。群众期盼是重点,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群众的利益和满意度是党员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先进典型为镜,争做一名“四优”即“政治素养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共产党员。先进典型是关键,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优秀党员干部廉洁奉公、一心为民,这些先进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榜样典范和学习标杆。
摆正姿态照镜子。照镜子,不仅要照现象,还要照本质,不仅要照做法,还要照思想。在思想和作风上照镜子,就是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检验标准,问问自己究竟能力怎么样、作风正不正、工作实不实、为官清不清。现在,有些人要么懒得“照镜子”,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要么害怕“照镜子”,明知有错也不改;要么是“化妆”之后照镜子,照不到“真容”;要么是做做样子,敷衍了事,不联系实际,照不到问题;要么是照哈哈镜,只见成绩,不见缺点,更不敢触及痛处。这样的照法,起不到作用、达不到目的。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章、党纪为镜,以群众期盼为镜,以我党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为镜,养成良好的照镜子习惯,瞪大眼睛往“实”处照、往“深”处照、往“痛”处照。对照党章、党纪、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
频照镜子正衣冠。照镜子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不断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纪、时刻对标先进、频繁沟通群众,避免“走过场”和形式主义,摒弃“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坏习惯。对党员干部而言,正衣冠既不是穿名牌服装、戴高档手表、坐豪华轿车,也不是抖威风、讲排场、搞特殊,更不是一口官腔、一副官架、一身官威。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看一看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党章、党纪要求,是否符合群众的期盼,是否保持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要绷紧勤政廉洁之“弦”,做一个有良好照镜子习惯的党员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