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城(局总部)
1954年1月14日,我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北京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胡耀林木工青年突击队在北京展览馆工地正式成立,创出了空前的生产效率,用181个工日完成了原本需要用481个工日才能完成的任务。青年突击队这个新事物得到了党中央、团中央和北京市委的高度重视,先后在北京市和全国推广了展览馆工地组建青年突击队的成功经验,从此,青年突击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并逐步推广,青年突击队的成效和示范效应,也在随后的新中国十大建筑“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饭店” 等一座座“新地标”的工程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1979年, 作曲家施光南为青年突击队员创作了一首名为《假如你要认识我》的歌曲,歌曲由女中音关牧村演唱。“珍贵的灵芝森林里栽,森林里栽,美丽的翡翠深山里埋,深山里埋,假如你要认识我,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这首带有浓重理想主义色彩的抒情歌曲,曲调热情活泼,反映了青年人在改革开放的事业中奋发进取的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历经60年的千锤百炼,青年突击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共青团组织开展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服务经济建设最直接、取得综合效益最丰富的工作载体和团建品牌。目前,活跃在首都建筑业第一线的2200多支青年突击队已覆盖近百万青年,成为青年投身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随着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青年突击队的组织形式、队员的工作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队工作也在变革中得到了进一步规范。青年突击队已经固化成为具备指导思想、团队精神、基本任务、工作宗旨,奋战在生产建设战线,以青年为主体、以生产竞赛为基本活动形式的生产经营组织,是共青团组织带领建筑及相关行业的青年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
按照建队固定程度,青年突击队分为临时性、业余型、固定型三类,目前企业中建队最多的是第三类。按照工作性质,企业青年突击队分为项目管理型、企业管理型、科技攻关型、劳务型、生产型等五类。
青年突击队秉承“政治建队,建楼育人”的工作宗旨, 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并在生产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促进广大青年突击队员建功成才。
2006年北京团市委发布了《青年突击队VI识别规范》,重点对青年突击队标志、旗帜、名片、队员服装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范。突击队标志是以英文YOUTH(青年)的字头“Y”为基本元素,形成五个“人”字的组合,传达了人与人和谐统一及团结合作的理念。五个“人”字围绕五角星,构成一形似五星的基本图形,图形正中五星象征核心力量,形成了建筑结构的“人”字组合及拓展图形。整个图形力求简洁,体现了“艰苦创业、勇挑重担、崇尚科学、开拓创新、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的新时期青年突击队精神。
目前全局200余支青年突击队奋战在全国各个重点工程,围绕企业的急、难、新、险、重任务开展活动,攻坚克难,传承着突击队先辈们永不磨灭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