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 | 办公平台 | 中建e-HR | 网络学院 | 中建网群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职业发展 服务专区 资源配置
企业文化
公司形象
公司理念
文化活动
员工风采
公司快讯
首页>> 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员工风采
由厨房卫生想到企业文化
发布日期:2014-10-13 字号:[ ]

■文/郭鑫(地产)

  出国留学生们可能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在留学生合租的房子里,其厨房的干净程度,是和这个房子里中国人的数量成反比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酷爱做饭,而且往往是不做则已,一做则不可收拾。

  我在澳洲留学期间就不幸遇到了几位喜爱研究厨艺的中国室友,他们与祖国远隔万里,于是就通过一次次地炒中国菜遥寄思乡之情。但每一场饭做下来,厨房里就像发生了一场战争一样,“尸横遍野”,惨不忍睹。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他们不肯“打扫战场”,厨房卫生也就因此每况愈下。

  作为这套房子的老租户,更作为一名漂泊海外的党员,我意识到保持厨房卫生、维护中国人在海外的形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民主协商运动”。多少个日夜,我像居委会大妈一样,苦口婆心地给室友们解释保持宿舍卫生的重大意义,他们每次也都点头同意。但第二天进到厨房,卫生状况还是惨不忍睹。

  我曾反复地问,为什么人的惰性、非理性和自私自利能顽固到如此地步,无论好言相劝还是愤怒声讨都不能使他们真正行动起来?我也由此亲身感受到,想要营造一个理性、和谐、共赢的公共环境是多么困难啊。来到中国建筑工作以后,上述惨痛的经历也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治理一个五个人的厨房尚且如此艰难,管理一个二十多万人的大企业,靠的是什么?

  有人会说靠制度。没错,企业制度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强制性地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使管理者的意愿得以贯彻,达到权责明确、管理有序,以确保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然而,制度实施的成本是很高的。

  以我经历的厨房事件为例:要想改善厨房卫生,我可以建立一套奖励机制,比如做饭之后打扫厨房的朋友,每人每次奖励10澳元,可惜我负担不起这笔费用;还可以加强监督管理,比如我整天什么事都不做,蹲守在厨房里监督每一个做饭的人,可惜我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成本投入是我承受不起的。

  对于企业来说也是这样,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贯彻执行需要投入不小的人力物力,而且一旦监督不力,员工就极有可能不按要求去做,管理成本很高。更何况,制度是要靠人去建立与执行的,如果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不够,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

  其实,公德心的养成、责任感的树立说到底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对于一个厨房来说,要人们克服自身惰性和自私心理,拿起扫帚和抹布打扫卫生,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要靠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长期的文化熏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文化的建设则更加重要,它是植根于企业全体成员头脑中的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激发自律意识和责任感,从而降低管理成本。相比于刚性的制度,企业文化是一种柔性的管理,它是企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基础,是企业培植灵魂和思想的土壤。

  两年前,中国建筑发布了《中建信条》,树立起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了诚信、创新、超越、共赢的企业精神。两年后的今天,又发布了中国建筑行为规范手册《十典九章》,进一步丰富了中建文化的内涵,提出了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行动纲领,以文化的力量塑造新一代的中建人。

  由此不难看出,无论是个人行为习惯的改变,还是企业的长期发展,文化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正如易军董事长在《十典九章》发布仪式上所说:我们相信文化的力量,只要我们坚持以文化发展企业的道路,中国建筑就一定会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成为受人崇敬的企业。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十典九章》知识竞赛“后遗症”
下一篇:多少人,没熬过那三厘米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纪检监督举报拖欠企业账款线索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86-10-51579655传真:86-10-51816700 邮箱:zjejbgs@cscec.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E座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京ICP备12020238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