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帅 胡旭(上海)
2008年9月15日,一支由5名党员带头,16名青年员工组成的“许宁青年突击队”肩负着完成“业界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使命在上海漕河泾二期项目中庄严成立。年轻的队员们在钢筋混凝土交织的施工现场,挥洒着青春和汗水,守望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
“为地铁12号线让出施工时间,在六个月内完成3万平米的三层地下室建设”,这是漕河泾二期项目中标进场的先决条件。在当初的投标阶段,几乎没有单位认为能够在半年内完成整项工程,更不敢做出167天完成的承诺,这在当时被业界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由于地下室南侧的地连墙就是地铁施工时的外墙,地下一、二层与车站商铺及站厅相连,地下三层与上海市地铁12号线车站相连,相距9米之遥,加之基坑周边涉及的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等各类管线纷繁复杂,因此,短时间内要完成如此繁多的交叉作业,突击队所面对的既是对技术的考验,也是对身体的挑战。
但是,越是艰难,越是要啃下这块没人愿意啃下的“硬骨头”。由队长许宁带头,突击队的年轻人没日没夜地扎在地下室里,采用“人海”战术,死死盯守在现场,保证包含桩基础、地连墙围护、地基加固、降水、支撑安拆、土方挖运、地下结构施工等多项工程齐头并进、交叉施工。就这样,在当年春节之前,这些年轻人不仅实现了预定的土方开挖的目标,甚至完成了地下室底板和地下三层结构的施工。
167天的时间里,整个队伍无一人请假,无一人回家,更无一人在夜里11点前下班,常常一入地下室,便是通宵达旦。10月份降雨不断,队员们坚持着在雨中进行临建和围护的作业,由于双腿部分长期站立浸泡在雨水之中,几位健壮的小伙子的腿上已经有了静脉曲张。
春节期间,项目上劳务工人回家过年,为了不耽误工期,突击队的这帮年轻人就在冰天雪地中亲自上阵。冒着漫天大雪,一群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们,硬是坚持着完成了混凝土浇捣工作。等再次回到屋里,才发现拿过振动棒的手因为用力过度,连笔都握不住了。这场与地铁“赛跑”的生产突击,如一剂成长的催化剂,让这支年轻的队伍坚实地迈出了启程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