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 | 办公平台 | 中建e-HR | 网络学院 | 中建网群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职业发展 服务专区 资源配置
企业文化
公司形象
公司理念
文化活动
员工风采
公司快讯
首页>> 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员工风采
又到麦忙时
发布日期:2015-06-01 字号:[ ]

■文/周武举(二公司)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也到了一年一度的麦收时节,脑海中又浮现出孩童时麦忙时节的场景。

  那时候还没有收割机,基本上都是手割,父亲会早早地将镰刀磨得锋利无比,临行前还要仔细叮嘱千万别伤着腿。割麦人一刀一刀地将麦子割掉,分成蒲,打成捆,用架子车一车一车地将捆好的麦子拉到麦场。

  当时由于农业设备普及不够,一个生产队只有一辆小麦脱粒机,队里二三十户人家排队轮流使用。记得有一次,我家半夜接到脱粒机,那时我还睡得迷迷糊糊,也参加到了打麦子的劳动当中,当时我的任务是帮大人张好编织袋,方便他们把麦子装进去。时间长了,队里堆积如山的麦草会把麦场围城了大大小小的盆地,以后晒麦、扬场的工作都会在这“盆地”里进行。我们一条街的小伙伴还可以在麦草山上蹿上蹿下,游戏玩耍。

  关于麦收,还有一件记忆犹新的趣事,那就是捡麦穗。每每到了农忙时侯,学校总要放假几天,老师不仅会布置假期作业,还会要求我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勤工俭学,其实就是让我们去田间道路去捡麦穗。记得那时侯,我和几个小伙伴各提着一个小编织袋,紧跟在装满麦子的架子车后面,总希望车上的麦子多滑落到地上。我们就这样一直在地头和麦场的路上来回寻找着,最后还会把一个假期的劳动成果展现给家长,以此炫耀。

  而今,虽然还有麦收,但红火的麦收场面已经不见了。水泥地代替了麦场,联合收割机代替了镰刀和脱粒机,四轮机动车代替了两轮的架子车,麦子几乎不用出田间地头就可以粒粒归仓,麦秸秆也打碎还田、终结了作为燃料使命。孩提时那个忙碌的收获景象,也成了我永久的怀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你本事真大,还学会告状了?
下一篇:师父的父是父亲的父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纪检监督举报拖欠企业账款线索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86-10-51579655传真:86-10-51816700 邮箱:zjejbgs@cscec.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E座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京ICP备12020238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