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最近读论语,对这两则感触颇深。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周游列国,但都没有被采用。为了理想,他在外飘荡了十四年,从一个国家走到另一个国家,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受人冷眼,遭人驱赶,可他并没有动过放弃的念头。孔子坚持自己的主张,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能入仕做官,就靠办学广收弟子来传播他的治国主张,以思想治国。他不再过问政治,只是潜心教学,培养了“贤人七十,弟子三千”,中华上古文化得以流传、普及。 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太在意自己的吃穿住并为其而奔波的,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是坚决不予接受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孔子就是过这样简单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颜回,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门七十二贤之首,追随孔子奔走于六国。孔子背井离乡的时候他是第一个前来投奔的,遭遇粮食危机分食的时候他总是谦让,曾在冰窟中用生命挽救竹简。回鲁国后颜回没有入仕,而是穷居陋巷,守道而不移其志。身居茅屋,用竹筒子当碗盛饭,用瓢喝水,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一瓢凉水,并不觉得愁苦。面对任何人都无法忍受的苦难,他也绝不改变对理想所抱持的乐观态度。 为了自己的远大理想,颜回忍受着清贫的生活,箪食瓢饮居陋巷,也安于其乐。这种注重志气、追求理想、安贫乐道的精神,与孔子本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实在是异口同音,不谋而合。 孔子和颜回何以乐,乐在哪?他们的乐不是五欲六尘的物质享受,他们乐在道,心中有理想,就会乐在其中。他们对待贫穷的态度是坦然的,从不怨天尤人,生活的好坏,都无法改变其内心坚定的志向。外面物质享受带来的快乐,不是真正的乐。如果将快乐建立在物质享受上,当外在的物质改变或消失时,内心也会受到影响,心为物役,整日患得患失,只会在悲观和绝望的情绪下丧失心智。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沉浸在物欲当中,久而久之变的得麻木,忘却了当初的梦想,在物质享受带来的短暂快乐中,一生就庸庸碌碌地过完了。面对花花世界,能够不为所动,坚持梦想,不忘初心,面对贫乏的物质生活,能够依靠自己内心强大乐观以对又有几个?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守着内心的一份孤独,淡泊自守,超越荣辱,更是一个人做人的境界。 人生之路不会是条坦途,举步维艰亦是在所难免。与其庸人自扰,不如常想些人生中那一二分的庆幸与如意,当我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之去奋斗,多大的困难艰苦都会是浮云。不管环境多么恶劣艰苦,生活多么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只要内心足够强大,为梦想不懈追求,才会“乐在其中”、“不改其乐”。 渐入淡泊之境,长守其乐而不改。相信梦想之花总会盛开。 共勉。(麻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