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 | 办公平台 | 中建e-HR | 网络学院 | 中建网群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职业发展 服务专区 资源配置
企业文化
公司形象
公司理念
文化活动
员工风采
公司快讯
首页>> 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员工风采
厨房里的母亲
发布日期:2019-05-16 字号:[ ]

  在外工作以来,遍尝的美味不在少数,更多的时候是贪图一时的新鲜,和健康有关的叮嘱早已抛之脑后。不曾想,能让舌尖时常回味的还是回家后母亲经手的一碗面条、一块烙饼、一碟香椿炒肉……

  在我生活的农村,家家户户少不了土灶,家里的土灶可是有些年月的,比我的年龄稍长,十余载的烟熏火燎,像面色黝黑的老者。勤劳的母亲燃起柴薪,熊熊火舌从灶洞喷涌出来,光亮充斥整个屋子,老灶又如同茂腾腾的后生,热情四射。微风中,烟囱高耸,白茫茫的炊烟在山坳间袅娜生姿,绕着傍晚的暮色徘徊,每至此刻,我们一群上山下河的野孩子就远远听到母亲的呼唤。

  母亲是家里的巧妇,平日里的一餐一饭离不开她精心烹制,出自于那双粗糙手掌的家常菜,令我终生难忘。母亲自幼家境贫寒,读书不多,小小年纪就跟随大人务农。母亲曾提及,九岁的时候便跟着外婆学做饭,那时候家里缺粮,包谷算得上高产作物,粗粮糊糊成为家里不可或缺的主食。后来家境渐好,有了更多的细粮,在外婆的悉心教导下,擀面条、蒸馒头、烙饼,母亲一学就会,还能摸索出新花样,左邻右舍都称赞不已。每每谈起往事,母亲稍显皱纹的脸庞露出淡淡的笑意。

  记忆里,母亲忙碌的身影围绕着灶台、砧板来回挪步,还要时不时回头安慰焦急等待的“馋猫”。在食物喜好方面,我始终对手擀面有难以割舍的嗜爱,这与母亲对我自幼饮食习惯的引导有莫大关联。

  每次回家或是远行,灶房适时上演刚柔并济、动感十足的场景。时间定格在厨房,母亲右手持瓢匀水,左手在面盆里微微搅动,直至面粉润湿成团。而后,灵巧的十指将面疙瘩挤压、揉搓,如此反复。接着,她将白皙的面团,用擀面杖由慢到快疏疏碾展开来,偌大的面团经过母亲有条细致的拾掇变得薄如宣纸,再轻轻堆折,用刀划成拇指宽的面叶。等到锅里的水煮沸,面叶就可以入锅了,约莫三分钟,撒上少许绿菜调色便可出锅,一碗香气扑鼻的手擀面就此呈现,我每每不吃到肚圆腹撑决不罢休。那氤氲着汗水的面条是我用一生来怀念的佳肴,滋味隽永,思之心切。

  这就是源自母亲的味道,暖人心扉,她犹如一股暖流,透过味蕾直达心田。想家的时候,脑海里那间熟络灶房里亲切的背影,瞬间翩然而至。(徐朋)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与亚洲“共话”超越之旅
下一篇:毛毛的“逃跑计划”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纪检监督举报拖欠企业账款线索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86-10-51579655传真:86-10-51816700 邮箱:zjejbgs@cscec.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E座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京ICP备12020238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