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建筑人的我们,和普通人一样,有一个温馨的小家。但我们还有一个热闹的“大家”,就是远离城市繁华的工地。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小家”和“大家”之间挣扎着。 青岛万达项目经理赵德彬,有一个不到四岁的萌娃。但陪她成长的时间,却很少很少。为了更多的陪伴,他和爱人在项目附近租了一套小房子,虽然,依旧是深夜十一二点下班,依旧是在计算工程进度、查阅商务资料……但是,最累的时候,可以立即回到他的“小家”里,亲一亲熟睡中的萌娃,听一听妻子的“唠叨”。虽然依旧很忙,但他的心很安定,为“大家”付出,给“小家”呵护,他们的幸福让所有人羡慕。 项目物资部孟庆芸,丈夫也是建筑人,分隔两地,她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担,孩子还在上一年级,双方老人、孩子、工作,三方面压力压得她喘不过气,她却谁也不说!一次在朋友圈的感慨让很多同事关心,在追问下她说出了情况,那一刻,止不住的泪水模糊了她的的双眼。在大家的开导帮助下,她没有悲伤许久,一面是婆家、娘家和自家三个“小家”,一面是和同事一起奋斗的“大家”,她一直在坚持。 她就像一个陀螺,每天项目部、家、医院三点一线不停的转,以至于连她自己有时也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为了不耽误工作,她为七岁的女儿报了艺术班,以便下了班能晚一些去接她。夜幕下,孟庆芸拉着女儿的小手走出大门,这成了学校每天关门前最后一道风景。 “好”不一定体现在唧唧我我、日夜厮守,而是体现在对对方的牵挂、理解和支持;“孝”不一定体现在天天陪伴在父母身边,而是体现在每时每刻对父母的牵挂和但凡有一点时间就会想着为父母做点什么的那份孝心。 我们从“大家”里收获成长和支撑我们“小家”的保障,我们从“小家”里营造温暖和惬意。“小家”和“大家”不是一个对立面,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看待,如何去平衡。 看了这些人的故事,我们也许明白,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互相理解,什么是团队,什么是爱……在建筑工地,我们会更珍惜共同奋斗的时光;在我们的“小家”,我们更珍惜与家人相处的珍贵时光。也许,我们有过“舍小家顾大家”的时刻,但经历过那一段时光之后,我们更会彼此珍惜,做好当下,不惧未来。这就是我们的“小家”与“大家”的故事,这里面,也有你。(徐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