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 | 办公平台 | 中建e-HR | 网络学院 | 中建网群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职业发展 服务专区 资源配置
新闻中心
公司快讯
集团新闻
国资动态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专题专栏
通知公告
企业刊物
图片新闻
网上公告
公司快讯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快讯
【西南·西山万达杯】闪烁在天津邮轮码头的科技之光
发布日期:2013-08-26 字号:[ ]

——局总承包公司天津港国际邮轮码头项目创“詹天佑”奖纪实

■文/刘爱军

  在天津海港一角,一艘艘邮轮伴着洪亮的汽笛声,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行驶,这就是由局总承包公司承接的亚洲最大邮轮码头——天津港国际邮轮码头。近日,该项目荣获了中国土木工程的最高奖项——“詹天佑”奖,同时获得了创新集体的殊荣,荣耀的背后,是项目全体致力科技创新所付出的汗水与智慧。

  

BIM技术巧通关

  建筑信息化是推动建筑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建筑技术创新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局总承包公司负责客运大厦和设备采购安装工作,在项目施工中,由公司技术部牵头组成的技术组多次探讨布置,将BIM设计应用于工程建设。科技部负责人刘治国说:“BIM技术是提高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核心竞争力,是提高建筑品质的主要工具,我们一定要将此技术贯穿于邮轮码头建设中。”

  邮轮码头的主体钢结构为异形钢结构,结构东西方向长达380米,而外檐部分的异型装饰板和中空玻璃幕墙为超长、超薄型,厚度仅为18毫米。如果按照以往的施工方法,不但会多次返工,而且会浪费大量的工程材料,延误工期。项目部利用BIM软件进行深化设计,同时精确细化到每一个构件,逐区域、逐层、逐点地准确定位出每个大钢构件同外装饰面层之间的净距离,达到了施工控制的各项要求,并实现了“零”返工。

  在邮轮码头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涵盖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钢结构深化设计及施工等全部内容。项目部利用BIM技术深化设计图纸12880张、编制方案208份、组织专家论证9次,成功解决了海边大型公建的建筑外形复杂、屋面结构特殊、机电系统复杂、综合排布难度高等技术难题,确保了工程的最佳实施效果。

沿海难题迎刃解

  因为项目离海很近,防止场地下沉、海水侵蚀便成为项目部科技攻关的重点。由于项目所处位置距离海边仅有8米,受潮汐影响,地下水位极高,开挖后承台每天淹没一次,降排水难度非常大,全面降水还会带来场地下沉,下沉问题便成了项目施工的拦路虎。没有被困难吓倒,项目部紧急成立了以公司科技部安凤杰、项目总工王建等组成的课题攻关小组,集思广益,多方征求专家考证。经过三天三夜的研究讨论后,大家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根据潮汐特点,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场地潮汐状态,采取“阻”、“疏”、“排”相结合的排水方式,在满足工期及降排水效果的同时,很好地控制了场地下沉,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防止海水侵蚀上,为确保材料的耐腐蚀性,技术组极力将混凝土原材料所用水泥的控制做到精准比配,确保其按照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达到海边耐腐蚀强度要求。在钢结构方面,项目部采用了高品质的防腐涂料,加强构件涂刷厚度,装饰装修材料使用的钢材和机电支吊架均采用镀锌处理,成功解决了材料易受海水腐蚀的问题。

  在防水工作上,项目部确定了封闭导水的施工方案。将由厚铝折制而成的导水槽固定在增强混凝土板下,同时加设密封的止水胶条,让渗水通过导水槽留至场地边缘的天沟处,完美的防水功能确保了项目施工完全不受渗水的影响。

节能环保收效益

  在节能环保工作上,项目部也力争将科技创新提高到新层次。

  邮轮码头项目技术组充分利用浅层地下取之不尽的海水作为冷热源,实现了5.9万平方米大空间冷热源中央空调的功能和效果。项目部利用海水源取暖制冷,比电锅炉加热节能2/3以上,比燃料锅炉节能1/3以上,既节能又环保,为低碳经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模式。

  共享大厅屋面采用电动百叶屋面,实现了共享大厅的自然采光,采光率接近100%,光线覆盖面积大,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最佳效果,每年可节约电费七百多万元。

  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天津港国际邮轮码头已于2011年投入使用,完善的设施、便捷的交通吸引着众多邮轮公司在这里开辟航线。截至现在,邮轮母港已接待国际豪华邮轮一百余艘次,出入境旅客达三十余万人次,接待各界参观考察十五万余人次,主要航线已至韩、日等众多港口城市。

  脚踏实地,做好当前。局总承包公司的科技队伍以天津港国际邮轮码头为起点,如行驶在大海上的邮轮,正向着新的目标长风破浪,奋勇向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局青年人才梯队建设稳步推进
下一篇:总公司副总裁刘锦章视察台山核电项目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纪检监督举报拖欠企业账款线索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86-10-51579655传真:86-10-51816700 邮箱:zjejbgs@cscec.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E座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京ICP备12020238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