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 | 办公平台 | 中建e-HR | 网络学院 | 中建网群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职业发展 服务专区 资源配置
新闻中心
公司快讯
集团新闻
国资动态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专题专栏
通知公告
企业刊物
图片新闻
网上公告
公司快讯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快讯
【西南·西山万达杯】科技托起唐山第一高
发布日期:2013-10-09 字号:[ ]

——四公司唐山新世界中心项目施工纪实

■文/樊星 陈远柏

  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由4根梯形碑柱组成的主碑剑指苍穹,花岗岩材质的副碑以废墟的形式萦绕四周,仿佛提醒着世人当初大地震的惨痛。就在这座纪念碑广场附近,唐山百货大楼、万达广场等一批新建筑昂首矗立在这片土地上,见证着唐山市这座凤凰城涅槃重生后的别样风采。

  就在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众多建筑中,由四公司承建的唐山新世界中心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在这座集高档公寓、大型集中商业、住宅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中,唐山市第一高楼将在这里诞生。这座高达136米的写字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四公司项目员工温暖而有力的手掌中,正缓缓升起。

挑战唐山第一深基坑

  “在唐山挖这么深的基坑吗?安全如何保障?……”在业主连珠炮的询问下,新世界中心项目部员工用实际行动向业主证明了当初顾虑的多余。

  经历过大地震的惨痛,唐山人深知在市里建高楼需谨慎,而且新世界中心项目位于唐山市中心区,千万双眼睛都盯着这里的变化。这给2012年6月进场的新世界中心项目员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这支不服输的铁军也咬紧了牙关,力保第一高楼完美呈现在唐山市民眼前。

  “基坑最深可达22.5米,这也是目前唐山市最深的基坑。”项目执行经理杨艳红介绍道。“不会出现塌陷问题吧?”曾经有许多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这时候杨艳红会拿出一套图纸,边铺开边解释道:“在这个项目我们采取的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技术,利用水泥浆液可流动性这一特点,将它压入桩基与土地的空隙中,充分保障稳固性。”以往项目部会依照地势的高低选择打桩的深度,但考虑到唐山的地质情况,新世界中心项目不管地势高低,打下去的深度都一致,就为了确保地基足够牢固。

  这样,从2012年4月到8月,353根工程桩被牢牢地打进了唐山的土地,650吨的钢筋量、9400方的混凝土量、1800吨的后压浆量……一串串数字不仅体现了项目部对唐山第一高的重视,也充分展现了项目部对这一高楼的牢固度的信心。“遇到唐山大地震那种级别的,我们也不怕!”杨艳红信心满满地说道。

“骨头包肉”的第一高

  “6#楼工程总高度为136米,作为超过100米高的建筑,采用传统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且从使用上,9至12米的跨度也是混凝土结构很难达到的。”杨艳红说道。为此,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王军、项目执行经理杨艳红等组成的课题攻关小组。他们集思广益,多方征求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并组织专家考证。

  经过三天三夜的研究讨论以及方案必选,大家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最终决定采用混凝土核心筒与外框钢框架柱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这种混合结构体系就是建筑的中央部分,由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缆井、公共卫生间等形成中央核心筒,与外围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浇筑。“简单的说,就是外框内筒结构露在外边,里面浇筑钢筋混凝土,我们常常笑称这栋楼地下结构部分为‘肉包骨头’,地上结构部分是‘骨头包肉’。”杨艳红边指着这栋缓缓成长的大楼边解释道。

  “我们这个工程所采用的混凝土核心筒与外框钢框架柱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在河北省尚属首例”项目书记李宝贵自豪地说道。这种结构的优越性在于提高了抗震性能、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还能为业主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使主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达到视线良好、内部交通便捷的效果。

  该工程的很多构件可以在工厂加工,再运至现场进行拼装,这样也大大降低了对施工现场的场地要求,同时加快了施工速度,施工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新技术解决大问题 

  楼板无支撑体系的成功应用是该项目管理的又一大亮点,新世界中心项目也是唐山地区首次采用该技术的项目。据杨艳红介绍,由于该工程位于唐山市核心地段,场地十分狭小,只能设置一台塔吊,如果按照以往的楼板支撑体系进行施工,不但会占用大量的作业面,而且会搭设大量的脚手架,浪费大量的工程材料和人力物力,延误工期。

  为减少塔吊吊次,节约工期和成本,项目部决定采用新型无支撑模板体系,无支撑模板体系省去了搭设脚手架这道工序,直接采用长短两根木方搭设在悬空钢梁上,从而能省出很大的作业空间。

  由于是在唐山地区首次应用该工艺,楼板无支撑施工体系到底怎么样?能不能真正实现创新创效?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杨艳红的心头。她和几名技术员工整天泡在现场和办公室反复的研究,编制施工方案,刚使用楼板无支撑施工体系时,她和很多技术人员几乎天天驻扎工地,随时关注和研究楼板无支撑施工体系使用中遇到的难题和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项目部成功运用该项技术,不仅节省了搭设支撑、材料倒运等工序的人工费,还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为钢结构吊装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山新世界中心项目全体员工将继续不断创新,顽强拼搏,为美丽新唐山的建设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浙江省建筑业高层管理者观摩金华万达
下一篇:二公司跨南水北调特大桥工程获郑州市建委通报表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纪检监督举报拖欠企业账款线索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86-10-51579655传真:86-10-51816700 邮箱:zjejbgs@cscec.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E座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京ICP备12020238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