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二公司丹桂苑项目物资部部长魏强
■文/李建军
面对强买强卖,他坚持原则;面对供应商请吃送礼,他断然拒绝;面对物资供应纠纷,他耐心解释。他今年35岁,中等身材,标志性的光头,随着动画片“熊出没”的播出,“光头强”这个外号在项目不胫而走,他就是二公司丹桂苑项目部的“光头管家”——物资部部长魏强。
向强卖说不的“谈判家”
由于项目地处郑州市与中牟县交界处的康庄村,地理位置偏远,购置材料不便,于是项目便到康庄村里寻求帮助。可有村民在送料中强买强卖,他们提供的加砌块单价比市场价高了近十元,这遭到了魏强的坚决拒绝。
“你要是不答应的话,我立马就带人堵门,让你们工地什么材料都进不去!”带头的村民老王恶狠狠地说道。面对他们的无理要求,魏强面不改色,继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靠真诚去说服他们:“老王哥,你们的价格比市场价高出许多,如果不下降,我们真的无法接受,毕竟我们也要考虑成本。我是企业的一员,必须要为企业的利益着想。”对方看他态度坚决,提出要给他好处费,他笑着指指桌上的“廉洁警示牌”说:“看见这牌子了吧,不拿别人的钱,我睡觉才安稳!”在魏强的反复劝说下,对方最终答应按照项目要求价格供货。
自开工以来,项目施工现场从未出现过物资供应中断现象。“你们在前方好好打仗,我在后方运送子弹和粮草,保障你们打胜仗!”魏强用行动证实了他曾许下的承诺。
变废为宝的“理财手”
由于材料费占项目合同额的60%至70%,如果项目的物资材料费用控制好了,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就成功了一大半。魏强深知物资部部长责任重大,有时在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展开料源料价调查,只为给材料单价节省几元钱。
有段时间,项目人员发现魏强正组织工人收集废弃的短小木方和模板,忍不住劝他:“强哥,把这些废品卖了的钱还不够人工费呢。”他笑笑说:“过段时间,它们就变废为宝喽!”后来,魏强请了专业的拼接队伍将这些废料进行拼接,在45天内,共拼接模板4663张,木方19883根,为项目节约了成本30万元,有效缓解了项目在施工中出现的模板、木方短缺现象。同事们纷纷朝魏强竖起拇指:“真是理财能手!”
住在现场的“救火员”
由于项目受中央区域绿化场地不能使用的影响,供材料堆放和车辆运输的场地非常狭小,而项目部物资供应种类繁多,业务量大,魏强白天既要保证供应协调现场物资,晚上还要挑灯夜战,梳理供应计划,有时候由于人员紧张,魏强便亲自上阵卸料,成为项目上的“救火员”。“只要我在物资部一天,就决不允许有物资供应不上的现象发生!”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有一次夜间十一点半,三百多吨钢材刚到场,此时劳务公司值班人员不在,塔吊指挥也不在,可这些材料必须在今晚卸载完毕,为明天的施工做准备。情急之下,魏强带上部门人员和机械部长直奔钢筋车。“罗霄,你负责指挥塔吊,赵鹏、杨栋拄负责上车绑带起吊,我负责定点卸料!”随着塔吊不停地吊起、放下,魏强在工地上来回穿梭。终于在凌晨四点钟,三百多吨钢筋都按照计划分类堆码在了指定地点,原本神情严肃的魏强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后来为了收料方便,魏强干脆在办公室支起简易床,吃住在工地,以便随时奔赴现场验货签收。和魏强同宿舍的同事开玩笑说:“虽然和他住一个宿舍,但我几乎没见过他,不是早起去现场了,就是加班很晚还没回来,要么就是住在工地办公室。”
“叮铃铃……”随着电话铃的响起,施工现场物资供应又需要他协调解决了,现场又出现了他忙碌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