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队长夏芬 ■文/张远景 蔡秀珍 在中建电力公司,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特姐”:她不仅歌唱得特别好,而且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钻研。拥有这个称号的就是台山核电项目“85后”副总工程师——夏芬。 今年8月,夏芬所在的技术部被评为中建总公司青年创优集体。她带领着她的青年突击团队,在核电建设领域开创了一片属于年轻人的天地。 从邻家女孩,到当家花旦 2007年7月,刚刚毕业于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土木工程系的夏芬南下深圳大亚湾,开始了她在核电公司的奋斗之旅。 为了尽早融入核电施工环境,夏芬白天背着工具包,跟老师傅穿梭在密密麻麻的脚手架之间,晚上就呆在办公室消化图纸,写学习日记,直到凌晨一两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宿舍。一个半月的时间,夏芬瘦了近10斤。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她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成为了岭澳二期常规岛项目技术主管。 2009年5月,夏芬被调往台山核电常规岛项目部,负责泵房面临进水道、蜗壳等异形结构施工。进水道是核电工程中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之一,与传统的核电站进水道相比,台山核电进水道弯肘段曲率变化更平缓,传统方法不适用。于是,夏芬和同事们深入现场,通过多项方案比对分析,最终决定采用周身整体浇注的方式进行施工,这样有利于确保进水道承受水流的压力,整体浇注也使进水道外观更加美观,还有效保证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由她主持编写的《EPR核电站进水道施工工法》获得中建总公司级工法,《EPR核电站进水道施工方法》被授权为国家发明型专利。 2012年1月1日,夏芬被提拔为台山核电常规岛项目技术部经理,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特别能钻研的她,在核电建设领域实现了从邻家女孩到当家花旦的转变。 从一支独秀到百花齐放 为了攻下EPR核电技术这座高峰,也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项目成立了以夏芬为队长的技术攻关型青年突击队。这支队伍由30名青年人组成,平均年龄不足28岁。作为突击队的“大姐大”,夏芬用身体力行影响着队员们。 突击队员们每天比别人早上班半小时,雷打不动地召开早班会,遇到重难点问题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为了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他们下基坑、钻廊道、爬架子、上屋顶;为保证每一张加工单的准确及时,他们反复放样;为一个细部尺寸的精确性,他们来回审核好几次…… 有一次,在晚上浇筑泵房进水道时,由于夏天进水道狭窄闷热,工人们进去不一会儿便满身是汗。队员们站在进水道外,犹豫着不愿进去。见此状,夏芬并没责怪,她耐心向大家说明了进水道在整个核电站中的重要性,说罢便率先钻进进水道内部,仔细地观察振捣孔内是否冒浆,用小锤敲击模板,检查混凝土是否密实。 在夏芬的感染下,大家陆续钻进狭窄闷热的进水道,直到第二天太阳升起。有人问夏芬:“你说咱们这个进水道最后会不会非常漂亮?”“必须的。”夏芬毫不犹豫地回答。果然,进水道拆模后的观感十分光滑漂亮,赢得了业主的发文表扬。 在夏芬青年突击队的努力下,截至目前,台山核岛项目获得国家“钢结构金奖”两项,获得国家专利12项,局级工法4项,总公司级工法3项,在《中国建筑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刊稿4篇,获局科学技术奖4项、优秀施工方案5篇,各类QC成果获奖12项。2013年,夏芬带领的团队获得了“2013年度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的荣誉称号。 尽管随着台山核电站的建成投产,“特姐”的故事将会暂告一个段落,但是夏芬将继续用行动书写另一段“特姐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