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建军
“你弹着线,我拿扫把,大师兄、二师兄,上楼放线去喽!” 二公司丹桂苑项目的小伙子们哼唱着走进了楼层……
看!他们头戴口罩,挥动着手中的工具,扫地的扫地,定点的定点,弹线的弹线,一个个生龙活虎,激情斐然,全然不顾弥漫的灰尘沁花了脸庞,四溅的墨滴沾染了衣服,你追我赶、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主体工程实测实量放线工作。
为了将高品质、高质量的工程交付业主,项目研究决定,要根据主体控制线确定墙体的实际完成面的控制线,再根据控制线进行主体修补工作和抹灰工作。虽然程序上变得繁琐了,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抹灰层的厚度,保障观感和质量,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后期增加修补成本,预防劳务队后续进行反索赔。
面对六栋主楼、二十个单元,共930户、5460个房间,累计31.4万平米的庞大放线测量工程,项目部成立了六个放线小组,项目30名管理人员齐上阵,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这场实测实量的战斗中。
一大清早,你便能看到一队队放线小组成员头戴安全帽,佩戴白口罩,提着工具奔赴各自的战场。在尘雾之中,蹲起、站立、定点,一旦弹线,墨汁四溅……
结束放线走出楼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唉呀妈呀!”队员们都指着对方的脸笑开了花,大家的手上、胳膊上、衣服上全是墨点,他们笑称放线工作为“自动喷墨打印”。
打道回府途中,队员们纷纷探讨工作成果,工长田育瑶说:“今天我们组放了2个单元!”
材料员杨栋柱说:“我们也放了2个单元。”
质检员潘卫民得意洋洋地说:“不好意思,我们放了3个单元!”
“这么快?快说说你们有什么高招?”
原来,潘卫民他们组先将图纸上的控制点和数据标好,到实地后,只需按图放线即可。这种办法一下子缩短了工作时间,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好方法很快得到了推广,短短40天,大家就完成了2841个房间的放线工作,为后期的完美交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就这样,队员们干活前动脑子,分清主次,统筹组合;干起活来麻溜利索,吃苦耐劳;干活后交流总结,共同进步,成果分享。
在炎热的夏季,30名管理人员顶着灰尘、流着汗水,在40天内共完成了2841个房间的放线工作。
丹桂苑工地上的尘雾依然每天定时升腾起来,丹桂苑的小伙子们敏捷的身影在楼层中来回穿梭,在这场尘雾中的战斗中,他们是一线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