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局离退休工作部
■文/沈玲玲
有这样一个团队,她们始终坚守在“筑牢后方,服务大局”的岗位上。面对全局一万四千多名离退休职工,她们坚持“用心、用情、用爱”服务,被老人们亲切地称呼为“孝顺女儿”,这个团队就是“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获得者——局离退休工作部。
锤炼业务 尊老惠老
老同志离退休后,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各项待遇落实情况。多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离退休政策和细则,同样的群体在不同时期会享受不同的政策。为此,工作人员仔细查阅了1982年以来的各类文件,编辑出全套离退休工作标准化手册,组织全系统工作人员培训,培育业务能手和骨干,确保各项政策得到精准落实。
由于老同志散居在全国各个城市甚至国外,但养老金、医药费及各项待遇报销、发放都在北京。人员分散、数据繁琐,对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场巨大的挑战。负责这项业务的部门同志不厌其烦,认真核对各种单据。2014年,全系统手工整理、粘贴、发放的药费、暖气费等单据达到了17.5万人次,均实现了零失误,让老人们不用辛苦奔波就能享受“费用到家”的贴心服务。
2014年,是全局老同志切实享受到企业发展丰硕成果的一年,离休干部生活补贴、退休职工养老金等标准大幅提升的“五调一改”惠老政策发放了近1715万元,惠及全局老同志。老同志们个个喜上眉梢,纷纷致电感谢。部门人员通过多渠道联络,找到家住农村、失联十年的离休遗属王翠珍,把带着企业温暖的三万多元丧葬补助金送到老人手里。老人收到补助金时喜极而泣,不停地说:“感谢党,感谢企业!”
除此以外,每年全局老同志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也是部门的重要工作。工作人员不辞辛劳,通过挂号信认证、电话认证、组织基地老人集体认证、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认证等方式,确保认证率连续三年达到99.9%。北京市社保中心多次高度赞扬我局的央企服务素质,并于2014年授予我局养老金发放 “业务考核先进单位”。
与时俱进 润老敬老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局离退休工作部人员千方百计地搭建平台,满足老同志们的精神需求。目前,我局共有各类老年协会35个,文艺骨干近1200余人,每年组织老同志参加各类演出活动260余次,尽展银龄风采。
为了让老人们舒适、安全地活动,位于唐山的离退休活动中心全年开放、专人服务、定期维护。工作人员在活动前会细心检查场地安全,活动中随时监控安全隐患,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搀扶,细致周到的服务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好评。一位老人在表扬信中写道:“在人生的账簿里,记录着爱与被爱,两数相加,就是成就。你们辛苦啦,感谢你们!”
工作人员还与时俱进,为老人们开辟了短信平台、QQ群、微信群,第一时间为老同志答疑解惑。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们又聚在了一起,体会着网络带来的便捷和快乐。部门人员还定期制作精彩纷呈的简报和展板,让老同志们更加理解和支持离退休工作。
在组织老人享受多彩文化生活的同时,部门还积极引导老同志发挥经验优势,为社会和企业发展奉献余热。每年,老同志都会运用自身优势,为新员工开展岗前教育,展其所长,发挥余热。
甘于奉献 爱老助老
由于平时忙于工作,许多子女无法陪伴父母,越来越多的老人到了高龄、高发病期。家里有急事,老人第一个求助的都是工作人员。
有一次,唐山的徐天河老人突发心脏病,儿女身处外地,老伴急得血压上升到180。离退休工作部部长许涛带领大家第一时间赶到家里,用科学办法稳住病情,更不顾工伤造成的腰疾,和大家一起将老人抬上救护车。由于病情危险,老人需要马上转院进行心脏手术,工作人员又迅速分工联系转院、照顾老伴、联络子女。整整九个小时,工作人员全程陪护,直到将老两口安全交给子女。在随后一年多的治疗中,工作人员及时为老人报销药费,还协助申请了地方大病补助。
其实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许国生老人在北京探亲时,突发肝坏死,家人要求转回唐山局职工医院。面对家属的恳求,工作人员冒着被传染的风险,连夜协助家人实现了老人落叶归根的心愿。
离退休工作人员常年奋战在孤寡、疾病、生死的第一线,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荣誉感,让他们再苦再累都毫无怨言。辛勤付出终有回报,两年来,老同志和工作人员共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和“全国健康老人”国家级荣誉两个,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总公司先进离退休党支部、唐山市优秀退管单位等省、市级荣誉22个。
离退休工作不复杂,但很繁琐;离退休工作不伟大,但很温暖。把普通的工作做得不普通,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正是这些点滴平凡,汇聚了他们的精彩,也凝聚了企业发展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