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安飞
11月4日,盛京金融广场项目克服高寒地区300米以上超高层施工困难,历经400天,完成了6栋塔楼以及裙房全部12万平方米地下室施工,提前18天冲出正负零,成为东北地区首座冲出地面的三百米以上超高层。
钢筋、混凝土的精妙组合
一看到摩天大楼,人们肯定要问“这么高的楼,地基该有多深?”
地基是超高层的基础,盛京金融广场T2#塔楼高334米、66层,如何让它站得稳,关键还得看根基是否扎得牢。这就要求核心筒既要抗压耐震,还要抗弯防止变形。
混凝土抗压力强,但抗弯能力很弱。而钢材恰似人体的骨架,竖向支撑,具有良好的弹塑性,但在一定承重条件下,容易丧失竖向的抗压能力。二者任选其一都不能固牢300米的塔楼。
“我们不在捣实混凝土下功夫,而是在混凝土自身性能上下功夫……”项目总工郭恒在试验成果发布会上激动地说。以80后总工郭恒为代表的项目团队,另辟蹊径,反复试验,自主研发出了C70自密实混凝土。
这种混凝土注入钢管不用“捣”,仅依靠自重就能密实充满模板、握裹钢筋,并保持均匀、不离析,型钢与混凝土组合达到了“亲密无间”的完美效果,型钢把“直”、混凝土维“稳”,这样334米的塔楼就能牢牢站稳了。
给罐车穿上“军大衣”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东北地区的冬季天寒地冻,当地人喜欢扎堆在炕头上“唠嗑”。不过,盛京的小伙伴可都忙着在“炕头”上打混凝土呢。
虽说混凝土入模温度非常关键,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在运输途中混凝土就冻上了,那还是无法正常施工。搅拌站距现场30千米,虽然在混凝土加工过程中加入早强剂、防冻剂,但在严寒低温环境下,运到现场后仍达不到浇筑要求。
“我就不信这个邪了!不抗冻就再穿件衣服!”生产经理朱丕功瞅着混凝土罐车若有所思,他想到了东北的御寒利器“军大衣”。
就这样,项目采购东北特制棉絮,为罐车穿上了“绿军装”,这些灌装车每每排队进出场都像接受检阅的“绿甲方阵”,场面蔚为壮观,散发出浓浓的东北味儿。
“热炕头”上浇混凝土
在东北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如果冬天外出站岗不戴口罩,可能会冻掉鼻子、冻伤脸,屋里不供暖根本没法住人。显然,施工中的建筑不可能供暖,浇砼入模的温度也很难达到零上5度的要求。
经过跟业主、监理协商讨论,只要能够达到浇筑温度要求,可以在冬季正常施工。项目随即召开冬季施工方案讨论会,最终决定为混凝土浇筑“智”造热炕头。
在楼上混凝土浇筑之前,在其楼下把漏风口全部堵住,在平均每层600至700平米的施工底层布局十个直径为1米的大火炉,火炉用油桶切割制作而成,烧制炭火,为楼上混凝土浇筑打造了一个温暖的“热炕头”。
期间,火炉由专职安全员看护,保证施工安全,在持续供暖3小时的情况下,楼上温度能够达到10度左右。
据统计,为了克服东北极寒条件正常施工,盛京金融广场项目诸如此类的技术攻关、创新创效还有很多。仅2015年,项目就开发了新技术10大项,17小项,自主创新1项,节约生产成本425万余元。
品质彰显实力,“智”造铸就精品。由于施工质量高、履约能力强,项目提前获得了业主额外支付的工程款5000万元。沈阳市市长潘利国现场视察时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中建二局勇挑重担,建设和平新地标,为建设沈城做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