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冲
他二十年如一日,在建筑行业里辛勤耕耘;他勇于开拓创新,紧追建筑行业前沿技术;他工作中作风硬朗、雷厉风行,生活中刚中带柔、心系职工……他就是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深圳分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头人朱早孙。
初心不忘 培养创新“生力军”
“刚参加工作时我是一名普通工长,那时候工作很辛苦,但我全力以赴,没有丝毫退缩。后来我做了项目经理,工作性质和内容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我的心态没变,牢记着‘勿忘初心’这句话。”这是朱早孙对自己21年工作的感悟。从普通工长到项目经理,职位的提升,工作岗位的变换,都不能改变朱早孙对待工作敬业负责的“初心”。
2015年1月,深圳分公司成立了朱早孙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全体职工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技术、攻关工程难点的平台。身为项目经理的朱早孙虽然工作繁重,但对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却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志要将这里打造成一块培养青年人才的沃土。
在工作室里,他总是对青年员工说:“年轻人平时要多听、多问、多想、多做,要尽可能快地成长为企业独当一面的人才!”在朱早孙的带领下,工作室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在腾讯滨海大厦项目中大力推行BIM技术运用。该项目先后荣获“中国建筑工程BIM大赛单项奖二等奖”、“中勘协创新杯最佳BIM工程协同奖三等奖”等多个BIM应用奖项,同时培养出了“超高层的安全守护者金尧”、“青年工程管理能手周芸芸”等一批高素质人才。工作室已成为了项目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匠心独运 紧追建筑前沿技术
“建筑工作虽然忙碌,但也要抽出时间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建筑行业的新变化。”这是朱早孙经常对项目员工说的话。走进朱早孙的办公室,你会发现这里到处都堆放着各种建筑类书籍,一有闲暇时间,他便埋首书海,潜心搜集建筑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并思考如何将这些前沿技术运用到项目施工中。
担任腾讯滨海大厦项目经理后,正是朱早孙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不仅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诸多难题,也为项目节约了大量成本。大厦工程的主体结构不规则,临边洞口处施工难度大、成本高。针对这一技术难点,朱早孙深入现场仔细研究,并多次召开现场技术攻关会议。经过无数次的模拟论证,最终决定采用“核心筒井道液压智能爬升操作脚手架”技术,通过将脚手架固定在可上下爬行的液压爬升平台上,方便了施工人员在电梯井筒内进行模板支设、抹灰等工作,从而避免了传统施工作业中需分段悬挑、分段卸载脚手架的弊端,降低了施工安全隐患和施工成本。
“液压爬摸顶升式混凝土液压布料机、大截面劲性钢骨柱钢桁架模板、建筑物核心筒液压智能爬升防护平台等等,这些都是他与项目员工一起总结创造出来的新技术,特别具有实效性!”提到朱早孙与同事们开发的新技术,项目总工程师程志军赞不绝口。在朱早孙与科研小组的共同努力下,第二项目部共取得了20多项专利技术,这些前沿技术在腾讯滨海大厦的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真心待人 员工口中的“朱大哥”
“传球,打得太棒了,加油!”项目工地的篮球场上,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篮球赛,朱早孙与小伙子们同场竞技,打得十分投入。在外人眼里,朱早孙或许是个雷厉风行的建筑项目管理者,但在员工心中,他却是一个刚中带柔、为人随和的老大哥。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学会释放压力,做到劳逸结合,是朱早孙多年来总结的工作窍门。他平时鼓励员工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而他自己则常常以裁判、选手、队员等角色参与其中。如项目部举行的“中秋灯谜会”、“工地好声音唱歌比赛”、“青年篮球赛”等活动,朱早孙都是第一个报名参加。
员工面前,这位“朱大哥”常常嘘寒问暖。他时不时地会走到员工宿舍,打着“检查内务”的幌子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大家聊天谈心。偶尔还会对寝室花草如何浇水养护、工地上小狗如何喂养等鸡毛蒜皮的小事给予“指导”。刚入职的员工肖鹏说:“工作时看起来很严肃的领导,想不到也有这么幽默随和的一面。”
建筑行业摸爬滚打21年,朱早孙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都献给了钢筋混凝土,他始终“我心无悔”;面对未来建筑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他将继续秉承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的一贯作风,依然“我心依旧”。正如他经常对年轻人说的那样:“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我们就要脚踏泥土、仰望星空,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建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