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园 周薇 深化设计图纸“分秒可成”、超高泵送“举重若轻”、数据驱动工地管理超“智能”、安全员犹如“电子警察”……这些场景都在华东公司武汉精武路超高层项目成为现实。项目信息化、数字化与精细化管理的深度融合,为行业施工新模式带来新的启发,近日,在局与行业多家单位联合承办的全国第四届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论坛上,项目得到了百余名专家团的连连点赞。
“设计——施工”实现一体化
走进武汉精武路超高层项目,你可以发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奇变化,虽然是型钢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复杂结构模型,但技术部门不再忙着对设计院的图纸中的型钢连接、钢筋排布、碰撞连接等进行深化设计,一个名为“高性能组合结构建筑体系建造一体化PKPM-BIM”的平台系统,为技术人员充分“减负”。
项目总指挥白贺昶介绍说,“以前从拿到图纸、到完成一个阶段的深化设计,再到为工人交底至少要两个月。这一系统落地运用后用时仅需几天,这一技术也是国内首次在工程实践中尝试运用”。如果将目前通用的BIM技术比作图纸与三维模型之间的“转换器”,那么一体化系统则相当于消除了“转换”过程,在设计阶段就实现了钢筋、混凝土、型钢之间的立体建模,从构件设计到深化设计的全过程一体化、构件施工图到加工详图的自动生成、设计模型与实际建造模型的无缝转换,让设计与施工之间不再有“代沟”。 目前,这一名为“高性能组合结构建筑建造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的攻关课题,已被列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课题”,并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示范项目。与现行组合结构建造模式相比,该课题所倡导的组合结构建造一体化设计,致力于打造协同平台, 提高组合结构建筑建造的信息化、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同时减少周期、人员消耗和材料损耗,实现高性能组合结构建筑绿色建造的目的。
280米高空的万吨“举重” 武汉精武路超高层项目施工至60层,大约280米高度时,由于外框结构没有楼承板,此时如何浇筑钢管混凝土成为难题。塔楼外框为18根方钢管混凝土柱,钢管内混凝土的密实度是保证钢管混凝土柱质量的一项重点。 以项目总工徐小洋为首的项目技术团队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从280米往上,采用顶升法,一次性将混凝土顶升40米?在经过详细的可行性论证后,项目利用超高压地泵,从280米的高度,将混凝土压入塔楼外框的中空钢结构型腔内,混凝土受到高压泵向上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完成40米的向上“冲锋”。这一提升所克服的重力大致相当于一次性将100辆小汽车抬高40米,在280米高空上演万吨“举重”,这一高度和重量级的混凝土泵送在国内也尚未有先例。 徐小洋创新工作室作为项目“智囊团”,还对爬模、塔吊等方案进行优化、提出创新型动臂塔吊支撑系统、动臂塔吊可视化、免外架直通式施工电梯门等创新思路,取得发明专利14项,国家级工法1项。
智能建造,信息化驱动管理升级
在这一项目,无处不在的“智能+”吸引着观摩团的眼球。项目部致力于打造以“智能化、科技化、示范化”为一体的智慧工地,上线集施工现场语音对讲、水环保监测等诸多板块于一体的“智慧云系统”。
这一拥有多元“神经”的超强“大脑”,让管理人员在调动指挥中心便可总揽工地全貌,并让任何违反安全规范的操作行为“无所遁形”。现场的视频监控系统能将现场的声音、视频、图像第一时间传递到指挥中心,一旦发生违规操作,指挥中心的管理人员便可以通过语音对讲向远在千米之外施工现场的工人进行“喊话”,实现了现场360度全覆盖、全天候实时监控。同时,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帽中都安装了电子芯片,管理人员可以从显示屏上调取任意一个人的位置和工种、班组等个人身份信息,通过感应器进行实时监控,仿佛工地里的“千里眼”“顺风耳”。 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定位技术、数据采集技术等物联网技术的有效整合,为项目施工现场大型器械和人员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用项目安全总监的话说,“在数据化、信息化辅助下,我们的安全管理人员不仅是现场的‘巡察兵’,还是‘电子警察’”。 此外,以人脸识别、智能监控、无人机航拍等为代表的“智能眼系统”和防霾降噪智能喷淋系统,将“黑科技”与施工管理紧密相融,助力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全面升级。 一次次精彩期待,一回回完美收官。武汉精武路项目将以“精武”之志,不断续写建筑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