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20余家权威媒体、专家、网络大V、大学生、社区青年、留学生代表、普通市民等近500人走进第二届“首都国企开放日”活动中建二局北京金丰28A项目开放线路活动。第二届“首都国企开放日”活动以“喜迎十九大 走进新国企”为主题, 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国资委和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

活动中,深圳分公司、上海分公司、西南分公司分别把王牌技术和专业工程师请到现场,让首都市民感受了3D打印技术、装配式住宅、地下管廊等新技术、新业态。一卡通门禁系统、VR安全体验、现场绿色环保措施、节能节材设施及安全体验区亲身体验等30余项观摩点,让参观者深刻感受中国建筑业正由中国由“质造”转为“智造”。
“我一直以为建筑工地是暴土扬长,脏乱不堪的。但是今天中建二局的工地彻底改变了我之前的观点。”现场一位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的女士向记者表示,“这里不但能看到高科技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而且还能让孩子们亲手动手感受微缩版的工程机械。同时这里全方位的安全措施展示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在VR体验区,一位南非留学生代表连连发出惊呼,他通过VR实景模拟设备,体验了高处坠落、火灾等6种事故,现场亲临的逼真感和冲击力让他感到十分震撼,体验结束时,他竖着大拇指对在场的记者说:“中国的建筑使用这种方式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我觉得非常有创新,体验过的人,一定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

而在BIM技术展示区,一群20岁的大学生正围在一起认真听宣讲员介绍,一位大学生正在体验BIM技术策划推演,这项技术将施工全过程形成模拟动画,观众仿佛真正行走在工地上,如延时摄影一般看到工程进展的全过程。
北京建筑大学组织者王鹏是一位建筑专业大二的学生,听到上海分公司工程师对装配式住宅和西南分公司工程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讲解后,很是感慨,“我们刚刚学建筑的时候,别人都觉得我们是‘大老粗’,在网上看到报名后,我组织了80多名同学来参加活动,来到中建二局的现场我们才知道,我们选对了专业,建筑业也是‘智’造业!”他越说越兴奋:“我们为我们的专业感到骄傲、自豪,也希望毕业后能有机会进入这里工作。”

一位6旬老者站在深圳分公司3D打印展示区前久久不肯离去。他曾是一名建筑行业退休的技术人员,看到现场展示的3D技术打印以及成品构件,他反复看了很久。曾经在建筑行业难以加工的异形部件让技术人员十分困扰,如今3D打印技术能够轻松完成当时需要多人耗费长久时间才能加工出的构件,而精细及标准程度上远超人工加工。他说:“参加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中国建筑业的未来。一定是高科技、高水平引领生产,当年为了解决一个异形构件,我和我的同事花了三个月时间才研究出来,如今3D打印技术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建筑一定会越来越精致、越来越美,成为凝固的音符”。
项目上的“黑科技”无处不在。工人入场刷卡直接联通住建部劳务信息云平台、远在几千公里外出差的总部管理人员可以轻松登录手机APP查看该现场工人入场工作情况,包括工人基本信息、工种、工时等等,精确掌握该工人工作情况。同时,工人兄弟也更加放心在中建二局的工地上工作,他们的信息登入劳务信息云平台后,工资将由银行统一代发,顶着中建二局提供的权益“保护伞”,工人们更加无忧。
在安全管理方面,中建二局金丰28A的工人幸福感更强。在场一位参观者拿出手机,通过扫描工人安全帽上的二维码,能查看到工人的基本信息以及安全教育情况、是否有过违章记录等。高空坠物等是建筑业常见伤害,如何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中建二局也有妙招。在金丰28A工地塔吊防碰撞系统展示区前,市民们认真听讲解员孙浩讲解。“我们的塔吊都装有“大脑”,不仅自动进行塔吊司机人脸识别,还能准确判断塔吊运行情况,智能防止群塔碰撞事故。”现场的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几位抱着孩子的家长停在了“装配式建筑”展区前,看完展品、听完解说后,一位家长说:“这样盖房子简直就像搭积木,太炫酷了!”讲解员笑着说道:“不仅炫酷,更坚固、高效,更重要的是绿色施工,装配式建筑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得更好,也是我们建筑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而在绿色文明施工方面,中建二局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走入现场,参观者第一眼就能看见环境监测仪,此设备与喷淋降霾系统联动,现场喷淋管道设置于基坑结构周边,当PM2.5实测值达到预警标准后,现场所有自动喷淋设备开启,喷淋降霾。洗车池、道路冲洗系统使用后的废水汇集至雨水回收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现场,大片裸土用抑尘网无缝覆盖,并使用定型化土钉固定,让灰尘无处可“扬”。除了固定降尘外,现场还配备了可移动的雾炮车,随时随地除尘降霾。随处可见的太阳能警示灯,利用太阳能实现夜间警示、照明,已被北京市建委认可,并即将推广至全市其他项目。

此次活动,中建二局还为参观者开辟了粗装样板间及精装样板间,为市民们提供了验房知识和技巧,孩子们也没闲着,“小小工程师”们玩得不亦乐乎。在安全教育体验区,一位小朋友在妈妈的帮助下,顺利地走过了平衡木。不要小瞧了这小小的平衡木,这是检测工人是否处于正常身体状态,以有效防止事故发生。而触电体验、坠落体验等,也吸引了很多人尝试,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进一步提升安全意识,对自己、对他人的生命负责。(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