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人先锋号:二公司南京金象城商业综合体项目——万里江岸现明珠 千人攻坚耀南北

发布日期:2022-08-23 【字体:打印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今天,在古都金陵的长江之滨,二公司承建的南京金象城商业综合体项目已然拔地而起,24.3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商业综合体,犹如长江中的一艘“巨轮”。2022年,项目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这个平均仅33岁的项目团队,用一幕幕精彩动人的建设故事,凝练出一支敢攻坚、能攻坚的团队,诠释着新时代建设者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古都金陵建造出高品质城市生活的新标杆。

精匠先锋,19米基坑里的“绣花活”

  3000平方米的巨幅星空穹顶,是项目的一大亮点,波光粼粼的形态使自然生态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充满自然气息,但在星空穹顶之下30米处的地下室,却让建设者们犯了难,仅仅三层的地下室施工,却成了整个项目最难啃的“硬骨头”。

  原来,项目距离长江沿线仅650米,在淤泥质黏土与超高地下水位组成的特殊地质上开挖施工,让许多建筑行业的老前辈都望而生畏,更何况距离基坑200米处便是拥有60年历史的长江大桥,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为克服长江周边的淤泥地质、减轻深基坑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在深度为19米的三层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采用安全系数最高、挑战难度最大的半逆施工法。“所谓半逆施工,如同江南刺绣一般,双面钩针,正反都得出活!”项目经理隋海涛形象地描述。

  “绣花”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可面对项目紧张的工期,项目团队的“粗汉子”们不得不将细活快干,排布以“小时”为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细细勾勒出基坑中的“一针一线”。项目精准管控、以快打快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属地政府的一致好评,被列为属地“差别化”工地,在基坑出土、夜间施工等方面获得政策偏移,仅22天完成3.5万方筏板浇筑、7个月时间完成地下车库基础筏板节点。

创新先锋,1/1000误差的“倔较量”

  作为商业“航母”,南京金象城项目能够屹立长江之滨的关键,是因为它有着279根,截面超1500毫米的超大矩形型钢混凝土柱,如同“定海神针”一般牢牢支撑主体。“每次看到型钢柱,都会想起踩着泥糊糊,没日没夜测垂的日子”,项目质量总监刘峰禄回忆时称。

  每一根型钢混凝土柱在成型前,都需要提前布设中间支撑柱,它起着支撑施工构件和施工荷载的关键作用,因此支撑柱的定位和垂直度要求极为严格,其精准度需达1/600。如此精准的要求,一般测垂仪器根本无法达标,在项目首根试验桩施工时便遇到困境。

  前期,项目同时使用两台激光垂准仪,耗时8个小时,仍达不到要求,项目工期也为此一度停滞。有着6年测垂经验的刘峰禄是项目出了名的“强迫症”,眼中容不得半分误差,他认为解决垂直度的关键是解决测量仪器的精准度。

  为此,刘峰禄联系测垂单位,针对特殊柱体对口改装仪器,将微型激光器巧妙的与高精度倾角传感器结合成一个整体,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并能实时反映被测钢管柱柱体的倾斜变化情况,创造出一桩一柱调垂监控系统,实现每根型钢混凝土柱误差在1/1000以内,为商业“巨轮”劈波斩浪、保驾护航。

红色先锋,党建责任田的“大治慧”

  “有困难,我们不上谁上?”在项目党员大会上,项目书记滕春德的一句话将会议氛围推上高潮。为适应项目难点多,施工区域广的特点,项目创新制定“红色网格责任田”制度,由党员担任网格长并认领“责任田”,对重、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攻关,实现组织体系与项目施工生产的有效结合。

  项目总工刘刚是红色网格长的代表,控制基坑水位是他最大的“责任田”。项目属典型的长江漫滩地貌,项目四周的地下水源源不断的汇入基坑,每日降水高峰时达6-7万立方米,常规悬挂式止水帷幕无法保障基坑安全,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基坑坍塌,抽刀断水水更流,是项目降水难度最为贴切的形容。

  大体量的基坑降水,极易造成坑外地下水联动,造成周边建筑的连锁反应。刘刚意识到,单纯的抽水无法解决项目困境,让基坑止水帷幕两侧坑内外水压平衡才是关键点。根据这个思路,刘刚带领由6名技术员组成的网格员队伍,连夜核算,最终确定在抽水的基础上,布置132个回灌井,达到内外压力均衡,如同在河流中形成了一个“真空层”。

  刘刚取得的成绩也点燃了项目其他“责任田”负责人的攻坚斗志,一场场“战味”十足的内部比武也悄然开始。党建对口帮扶,办好工友们31件“烦心事”,拉近与工友的距离;创新5G智慧工地,承办江苏省5G智慧工地(质量、安全、环境)现场观摩会等等,小小的红色“网格田”,为项目品质履约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南京金象城项目部,在磨砺中坚守初心,在奋斗中勇担使命,筑牢深厚地基,用点点滴滴的平凡奋进,扛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铸造出二局建造实力与品牌,为南京快速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