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秀珍
“胶己人”是潮汕话里自己人的意思,潮汕人相互认同时会用到的三个字。近期翻开微博,“胶己人”这个熟悉的字眼不断地冲击着我的视线。
“尤特”刚走,“潭美”又至,接二连三的台风让广东雨水不止,洪灾便在这片潮汕热土上肆虐。潮汕共同体自发组织的救援使这场洪灾的损失降到最低,所以“胶己人”的字眼频繁出现在新闻、网络里。
于潮汕人而言,这种“胶己人”的认同感在做生意和灾难来临的时候表现得更为突出。于我自己而言,在离乡五六年,在辗转了多次落脚城市之后,对“胶己人”这三个字则有了新的认识。
这是我走出那片属于潮汕的天,第一次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坐火车前往祖国的西部,尽管半睡半醒地熬过去,但硬座带来的腰酸背痛提醒着我这次“背井离乡”的遥远。那是大学的前夕,只身从潮汕前往重庆求学,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被一句乡音“胶己人”所温暖。
那是接我的老乡,一位师兄,尽管素未蒙面,莫名的亲切恍惚发生在昨天。大学的日子,因为一句“胶己人”,便在中秋的到来收到老乡的月饼,便在特别的冬至里吃到带着习俗的“元宵”。
毕业后,我机缘巧合地进入建筑行业,成为建筑行业里少有的“文科人”。尽管少有,企业内部的文科人个个都是人中翘楚。换句话说,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我也开始感谢工作中的压力,正是这种正常的压力激发着我拼搏向上的正能量。
之前在学校里学的、在实习中的那点东西全用上了,拍照的意识、新闻图片修图、视频的采编,文字的编辑……边工作边吸收,逼着自己成长,在焦头烂额的忙碌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而这个过程中,同事恰恰是你从“凭直觉”到“有意识”地打开工作局面的引路人。
更有“贵人”,给你很多锻炼自我的机遇,包容你,相信你,不怕你的小小犯错,放手让你大胆去做,那便是你工作中的导师。不管是同事,还是领导,尽管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却在中建这个大家庭里相逢,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建人”。
有一次巧合,在上下班的途中,听到一位同事用熟悉的乡音给家人打电话,待他话毕,我嘴里的“胶己人”便脱口而出,亲切问候彼此。我知道,这种亲切不仅来源于乡情难却的 “胶己人”,还因为我们是团结互助的“中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