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鹏(一公司)
总公司推行的中国建筑行为规范手册《十典九章》,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的出现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企业高层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它的出现,是对中建企业文化核心内容的进一步丰富,是践行易军董事长建设“书香中建”理念的有力举措。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意义尤深。如果将企业比作一个人,这个人可能会拥有名声、荣誉、财富、地位,那种状态或许叫“成功”,但这个形象还是会显得有些生硬,让人感觉少了些什么。这缺少的正是内在、精神与灵性,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华为的“狼性文化”,每一个充满蓬勃朝气的企业背后,都有根植于其独特生态土壤的文化支撑。市场和环境不会一成不变,但这些内在却成了企业无价的不动产和核心竞争力。
《十典九章》的“行为十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宽阔、深邃的视角。它阐述了中国建筑在当前环境下生存应该坚守的基本信条。形式大于内容的把戏并不鲜见,那是无聊的人在做无聊的事,或是以平庸的手导演高尚。反观“行为十典”,它是站在一个反思的角度上撷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并联结中建发展历史的经验,是站在一个展望的高度上对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运作执行情况做出的思考和判断。因此,“十典”是实际的,它是企业安身立命的准则,是推进企业高效运转、增加盈利的保障,有些甚至是生产经营必须坚守的底线。
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企业而言,改革的对象就是改去不适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经营模式,革掉低效率、落后的生产和资源配置方式,这对许多一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国有企业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中国建筑,饱经磨砺,几十年来,它走过的风雨坎坷、经历的现实考验,使得它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有着更全面的认识。“十典”正是中国建筑这个老兵留给我们的生存法则,它独属于中国建筑。
“九章”中,总则部分的设计让人触动。总则深得儒家文化中的精髓,平易、信实、中庸、克己。我们生活在一个拥有独特文化基因的国度,文明薪火,千年延传,未曾断绝,绝世仅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对“内”的极致挖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际交往的方式和准则,以及处事方法的偏向和选择。人类情感、智慧的进化发展是极为缓慢的,纵使岁月变迁、人事变幻,文化的韧带仍将我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那些历史中跳跃了千年的浪花,是做人、做企业都不可遗弃的珍宝。
细则五章,句句苦口婆心,比重甚至占到了总篇幅的三分之一。细则相对“十典”更加生活化,相对总则更加具体化,它更直接地指向员工的日常行为与自我形象。
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存在的底线是不因自己的存在而给他人带来不快。人际交往中的礼节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商务活动中,不注重、不关心相关常识很可能会闹出笑话,或者会在无意间冒犯他人。如果因此而影响了业务的进行,就得不偿失了。无论企业拥有多么高明的宣传手段,客户对企业的印象更多来自于企业的第一次接触。一名员工可以反映其所在部门的管理能力与整体风貌,一个部门足以反映整个企业的综合运营水平和精神气质。因此,需要更多的员工在待人待事上常照镜子,为自身形象加分,让企业形象因你而添彩。
我常想,文化究竟怎样才能走进人的心?这是个难题。时空不同,会有千百不同的答案。但我感觉好的文化会像一股水流,但凡有缝隙的地方就可以渗透其中。《十典九章》集思广益,严谨详实,是对历史的沉思,是经验的积淀。它立足中建,平易切身,饱含注目与期盼,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成为《十典九章》的践行者和推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