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旭(上海)
张师傅是项目上的一个普通务工人员,人好、技术也好,也最勤快。几次向他讨教问题,他都很耐心地教我。有几次我看别人都下班好一会儿了,他才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他说,人家给你工资就要把人家的活干好,做人要凭良心。
有一天,外面日头正高,我刚爬了几层楼就已是一身汗。张师傅正在支模板,见我来了,就停下手里的活冲我笑了笑。我讨了口水喝,张师傅的塑料杯子很大,一只手拿不下,杯子里不知放着什么茶叶,微微发苦,却很解渴。已近中午,师傅们收拾东西准备下班,我们两人坐在模板上聊了两句。“大学读啥专业好?”突然被问了一句,让我一头雾水。他接着说:“今年儿子高考,人家都有家人陪考啥的,我和他妈都没回老家,也不知道孩子今年能不能考上大学。”说着说着,他的眼里流露出几分伤感。
在外务工多年,四处漂泊,张师傅靠着自己的手艺养活了一双儿女。过去没有手机,想家的时候一个月只能打一次电话。后来有了手机,虽能时常听到家人的声音,但一年之中除了过年那几天,他和家人几乎见不上面。前阵子,家里寄来了老太太做的腌鱼和辣酱,这些都是再普通不过的食物,可在分隔千里的亲人心里,却是无尽的思念与乡愁。
前几天,张师傅向领班请了假,说是和儿子约定好了,要回家陪他等高考成绩。领班爽快地答应了,还提前支付了不少工资。张师傅说,老太太这一生不舍得吃也不舍得穿,年纪大了自己也不能陪在身边,这次回家想买个按摩洗脚盆给老人,算是尽尽心。
说到愿望,张师傅说,在这里干活挺好的,天热了还发绿豆,工资也挺好。以后就想在项目上好好干活,凭着自己的手艺赚点钱,把老家的房子翻翻新,再能买上一辆面包车就更好了。说着说着,张师傅已是一脸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