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俊年(土木)
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内蒙古阿拉善大地,高温蒸腾的气浪迎面扑来,像一只燃烧的巨兽,贪婪地吸食着人们身体里稀缺的水分。远处工地上机械设备轰鸣,使得这只巨兽更加暴躁。不远处一台装载机停了下来,司机步履蹒跚,走到了路边沙丘旁狂吐不止。
“这周已经是第三个了,赶快送回项目部休息。”一个头戴白色安全帽的中年男人皱着眉头刚一说完,就转身爬上了那台装载机,组织大家继续干活。这个中年男人叫刘善庭,是土木公司内蒙古国道307项目路基二队的施工队长。他中等身材,常年在外风吹日晒,皮肤黝黑,和白了大半的头发显得很不协调。
这样的插曲隔三差五就会上演,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施工,同事们都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挑战。
阿拉善的夏天高温难耐,中暑和热伤风时有发生。由于环境恶劣,很少有操作手愿意来这儿工作,愿意来的很多又水土不服。一个操作手倒下了,短时间很难找到技术水平相当的人来顶替。老刘就这样一面管理现场施工,一面又要当替补司机。
老刘年轻的时候是一名机械手,练就了一身技艺。只要是现场施工的机械设备,无论是装载机还是推土机,他都能熟练操作。不仅如此,对于机械的一些小问题,他也是“手到病除”。哪台设备发动不起来,哪台设备运转有问题,只要刘队一上车,再倔强的机械也会乖乖的干活。同事们总是打趣地说:“有事找老刘。”
和夏天相比,冬天的阿拉善也同样难熬,西北风卷着雪花像是无锋的刀,尽管发了御寒劳保军大衣,站在旷野中几分钟就能感受到刺骨的寒。大干四十天劳动竞赛,各标段也都憋足了劲头想要拿个名次,我们当然也不例外。这又忙坏了我们的刘队长,高寒天气全线设备一早都“趴窝”了。要等到九点以后太阳出来、室外温度零下十度以上,我们的设备才能启动,大大减少了我们的有效工作时间。这可急坏了我们的老刘,一大早就组织大家用炭火盆给机械加温,让我们的设备比其他标段提前两小时投入生产。
寒冷的室外工作环境,机械手们发烧感冒是常有的事,机械手病倒了,设备只得停滞。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老刘又补了上去:路基填筑,他就开起了推土机;路基换填,他又爬上了挖掘机。劳动竞赛结束时,他整个人瘦了一圈,但是换来了全线领先的好成绩,而且他带领的队伍总是最快的。
冬休结束返程的时候,我们在车站相遇,那时离复工时间还早。我问老刘怎么不在家多呆些日子好好陪陪家人。他笑了笑说,今年生产任务重,准备工作总要有人做。看着他远去的背影,那似乎是一座屹立在严寒酷暑中的丰碑,更是永不弯曲的脊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