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义生(深圳)
在我的居住三公里处,有一座五层楼、由深圳市罗湖区政府兴办的公共图书馆,馆内藏书丰富,各种馆室齐全,这里天天人流不息。
到了图书馆,我找到喜欢常坐的座位展开书本,取出纸笔来,泡上一杯茶水,开始了我的一天学习生活。我喜欢这里的安静,在这里可以忘却一切纷繁时事,可以无拘无束地静下心来思考、阅读。我喜欢购书,有自己关注的专业书、执业考试用书,也喜欢图书馆的藏书,还办理了一张家庭套装借书证,把自己和女儿喜欢的书借带回家。我在图书馆一边阅读,一边勾画重点,时而查找工具书,时而做题练习。时间长了,扭扭身子活动关节,起身走走看看窗外风景;累了,就翻看书架上喜欢的人物传记、历史、报刊;困了,就泡上一杯咖啡提提神或者趴在阅览桌上眯一下;烦了,就走进报告厅听一下讲座、评书。
8年来,我几乎每天与图书馆有个约会,它结缘于一则关于我与女儿的故事。记得女儿上初中时,一个晚上我被她的一道数学题卡住了,她不屑对我说:“爸爸还是大学生呢,连我们初中生都不如,你解不出来,我不听你的了”。这事对我触动极大。从那以后,我就买了一套与女儿一样的教材,重新捡起课本,与女儿一起学习共成长,对照女儿的学习进度,工作之余看,下班后学,就躲到图书馆一门心思学习、解题。
女儿就读的高中学校是一所广东省重点中学,学习氛围很浓,她参与了很多社会研究的实践活动,我也就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这方面的书籍,结合当前社会问题,与她的话题越来越多了。自然拉近了女儿与我的关系,她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内心世界也愿意与我分享,时常发生激烈辩论。遇到女儿的学习和关系的问题时,我就可以从容对答。我有时自得其乐对她夸口说:“爸爸30年前中学知识还没忘吧,你学得不如我扎实吧,‘学而时习之’,赶紧复习吧。”就这样,我一直陪她读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直到大学。
8年来,我收获了读书的快乐,阅读了涉及政治、历史、文化等领域的147部著作,写了200多篇新闻、通讯等报道。同时,我跨越了专业、找回了自信,2012年6月中旬报名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当年9月份一举通过考试;2013年6月中旬报名国家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书,也是当年全科通过了考试。当我把资格证书拿给女儿看时,她情不自禁说:还是爸爸厉害!
2014年7月初,女儿拿到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在我面前炫耀地说:“爸爸学历只是大专,我现在即将是本硕连读的名牌大学生了。”我答到:“爸爸是老了,但我不会放弃,你等着,我也要再上大学。”从那以后,我订购了成人高考教材,重新捡起大学课程,短短两个月就通过了成人高考,顺利进入西安交大土木工程本科函授学习。往后,我与女儿又可以一起奔跑在读书学习的路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