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光波(三公司)
2016年8月21日,注定是载入中国女排史册的日子。
不负众望,女排姑娘们时隔12年再次获得奥运冠军,也追平了古巴三次奥运冠军的记录。
下午的朋友圈被满满的女排精神刷屏。百度百科里这样解释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
里约奥运会期间,女排精神再次被提及源于女排从小组赛开始低开高走,本届奥运会,女排被分在了死亡之组,小组赛两胜三负排名第四勉强出线,1/4决赛3-2逆转东道主巴西,半决赛3-1淘汰荷兰,决赛3-1逆转塞尔维亚,连续两场复仇拿下冠军。而每一局淘汰赛的背后都是极微弱的分差,这也是本届比赛胶着揪心的原因所在。凭借一步一个脚印的执着与坚韧,中国女排笑到了最后。如此这般的曲折才让人们重新想起女排精神。
以上种种的逆境完美演绎了女排精神的内涵,但战胜巴西之后,郎平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郎平作为五连冠的见证者,她应该更清楚精神与技术的差别,1985年,退役的郎平没有选择常规的仕途,而是进入大学深造并出国留学,在国外的她经历了生活的艰辛,放下了世界冠军的光环,最终拿到了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从此开始了执教生涯。在世界体坛,伟大的球员并不一定是伟大的教练,这一点已经被反反复复论证,但是郎平用她专业化的理念书写了完美的执教履历。
郎平的执教生涯从新墨西哥大学女排教练开始,先后在意大利俱乐部、美国国家队证明了自己,也正是2008年奥运会上带领美国队赢了中国队后,彼时的郎平成了许多人心中彻头彻尾的“叛国贼”。期间,郎平分别于1996年和2013年两度临危受命带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而2013年,郎平口中“状态、基本功、心理素质这么差”的新一代女排球员成为她带队出征里约奥运会的班底。
附着于郎平身上的女排精神饱含着国人对于她带队的期许,但在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这些宏大精神的背后是她带来的专业化训练与执教方式,是她对于对手的深入研究与排兵布阵,是她针对球员特点夜以继日的指导与调教,是她凡事尽力做到极致的自我要求,是她为中国队引进国际顶级的体能康复和医疗团队,这诸多的专业保障才是女排实力提升的关键。
里约一战,郎平和她的女排姑娘们封了神,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她们都将与女排精神绑在一起,但是,经历过80年代全民激情的岁月,郎平主动从精神中脱离出来寻找专业的答案。20年过去了,郎平以专业化的框架塑造了又一代的女排,精神二字也再次成了人们心中的制胜法宝,笔者不否认意志品质的作用,但是仅凭意志品质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么?如果几句加油、拼搏足以改变比赛的话,中国男足应该几十年前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吧?
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总不乏标语、口号等,国人对于标语口号的严谨规范和振奋人心也愈加炉火纯青,念完标语的激情澎湃彰显着它的积极意义。郎平夺冠后说道:“在这一次比赛中,我们后面几场打得比较好,但我们在技术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有继续提高的空间。世界排坛的格局是各队实力非常接近,我们有很多年轻选手,还有很多路要走。”
通往成功没有捷径,除了喝一碗精神鸡汤,我们还需要清醒的看着专业差距不断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