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 | 办公平台 | 中建e-HR | 网络学院 | 中建网群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职业发展 服务专区 资源配置
新闻中心
公司快讯
集团新闻
国资动态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专题专栏
通知公告
企业刊物
图片新闻
网上公告
公司快讯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快讯
【金山万达杯】科技之光照亮炼“钢”路
发布日期:2014-06-03 字号:[ ]

——台山核电常规岛项目争创“中国钢结构金奖”纪实

■文/杨华俊 李均雄 程乐

  在今年4月,中国建筑金属钢结构协会公布的第十一届“中国钢结构金奖工程”名单中,中建电力台山核电常规岛项目成为今年全国第一批夺得“中国钢结构金奖”的工程。

  荣誉的背后是中建电力人4年多的执着和坚守。在一次次的科研创新和技术改造中,项目团队以实力践行承诺,用科技之光照亮了“金钢之路”。

“稳吊精装”无偏差

  台山核电常规岛钢结构厂房框架钢柱共计178根,最重单节钢柱62吨,总用钢量15380吨。178根钢柱分四层叠加,密布在厂房内,由于钢柱量多,极易产生误差。“因为钢柱都叠加在一起,即使下节柱安装符合规范的合理误差,也会因累积的误差影响上层钢柱的安装。”负责技术工作的朱庆亮解释道。

  为此,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80余次的协调会上,12份技术方案和15份施工程序被反复讨论修改。“单元测量法”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头脑风暴中应运而生:为了将误差降至最低,测量员首先在厂房钢柱中选取位置居中,且涉及控制点较多的四根钢柱作为基准单元,对其轴线和标高分别进行测量。为减小误差,同一钢柱需重复测量四次,得出四组测量结果,测量员再根据数据处理,去掉一组误差最大的数据,剩下的三组再取其平均值,得出最终轴线和标高。最后再以基准单元的钢柱与其相邻的三根钢柱组成新的基准单元,以此类推,得到全部钢柱最精准的轴线和标高。

  在聚精会“测”的4年里,台山核电常规岛项目的8个专业测量工程师背着仪器,穿梭在“钢铁丛林”中,共完成测量1500余次,有时一个测量点要反复测量7、8次。“最难熬的是夏天,每次测量完,工作服就像是刚从水盆里捞出来一样。”测量队长许久红回忆道。在大家汗水的凝结下,“单元测量法”在台山核电常规岛厂房成功应用,确保了最上层屋架的精确吊装,误差控制更是超过国家标准规范。

“拧”出来的“钢筋铁骨”

  “喀嚓”,在拧上的最后一个螺栓旁边留影的安装班班长王平伟笑容分外灿烂,这是他所在的安装班为台山核电钢结构施工拧上的第225000个螺栓。正是这些高强螺栓群连接起了厂房的“钢筋铁骨”,而在施工初期,它们是许多施工人员面临的“老大难”。

  在螺栓连接施工中,大家一般都会采用手工拧紧法,不仅速度慢,螺栓的定位也常常产生错误。对于单个节点就要300多颗螺栓连接的台山核电项目来说,传统方法根本行不通。于是,大家“泡”在规范和方案中,终于从一份2001年的技术规范中找到了“初拧—终拧”相结合的螺栓紧固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很早被提出,但很少应用于施工生产,特别是应用在如此浩大的“螺栓群”中。因此,大家经过分析,发现精确把握“初拧”阶段的力矩值,保证每一枚螺栓受力一致成了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那段时间,大家一有空就做研究,甚至做梦都在拧螺栓。”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王平伟不由得笑道。在一摞摞的技术材料中,大家最终找到了可以显示力矩值的法宝——数显式控制盒。有了它,施工人员的施力情况都会以数字的形式及时反馈到控制盒上,从而有效保证了数据的直观性和准确性。4年来,在项目钢结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安装班“拧”出了97%的一次合格率,业主、钢结构协会都赞叹其质量之高。

打造“不变形金刚”

  “变形”是美国大片里擎天柱的绝技,可在台山核电常规岛钢结构厂房却成了施工大忌。

  由于在进行大规模焊接过程中,一旦温湿度出现偏差,应力控制不均匀,就会导致焊接钢板变形,各个钢板“参差不齐”,根本无法实现严密焊接,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焊接过程的中断。项目一开始想到用手动锤击消除应力,但经过试验后发现人工锤击法无法有效控制用力均匀,锤击频率不能保持一致,严重影响了焊接效果。经过研究,项目决定采用在国内尚未广泛普及的“气铲锤击消应力法”技术,将构件打造成为“不变形金刚”。

  该技术将空气压缩机通过导气管连接到气铲,利用机器控制锤击力度和频率,克服了之前手动受力不均的弊端,让“消除应力”真正实现自动化。面对新技术,现场施工人员联合技术人员进行专项方案研究,翻译原始资料、研读新工艺、比对现场施工,最终确定了适合核电施工的锤子尺寸、锤击频率和锤击工作压力。在这之后,技术人员又陆续编制了厚板焊接等专项方案,有效解决了构件焊接应力变形的难题。

  一个工程,一次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一项荣誉,一群人的奋战历程。为荣誉而战,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台山核电常规岛全体员工将“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篆刻在了台山核电的“钢铁脊梁”之上。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局2014年科技成果评审会在京召开
下一篇:局西南分公司中标24亿元郫县万达工程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纪检监督举报拖欠企业账款线索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86-10-51579655传真:86-10-51816700 邮箱:zjejbgs@cscec.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E座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京ICP备12020238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