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司水岸银座大厦项目施工侧记
■文/郑媛元 张国军 薛纪涛
“临河而居,靠水为生,有水的地方,人就踏实。”走近海河东畔,远远可以看见3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屹立在天津CBD区域的核心位置,犹如守护海河的“三剑客”,它们是由三公司天津分公司承建的水岸银座大厦项目。
水岸银座项目由三幢超高层酒店公寓式住宅及商业裙房组成,137.7米、183.3米、208.2米的高度使“三剑客”成为海河区的标志性建筑群。为了筑造天津市的新骄傲,一支年轻的项目团队勇于创新,用“金点子”托起海河新地标。
“金点子”化解大危机
工长李东至今仍对2011年那次突发的基坑漏水事件心有余悸。当时项目刚进场,由于甲方指定单位前期施工出现问题,导致止水帷幕出现裂缝,大量地下水向基坑涌入,并出现管涌现象,情况十分危急,如不及时处理,后果将不堪设想。由于基坑与六层砖混住宅楼仅五米多的距离,漏水点却在地下九米多的位置,抢险难度太大,在场的甲方束手无策。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项目部紧急调拨人手,成立了临时抢险指挥部。在经过分析后,项目部决定先用水泥砂袋封堵漏水点,然后在漏水点处的坑内外采用水玻璃与水泥浆混合注浆止水,再补施高压悬喷桩以确保止水效果。险情刻不容缓,谁都不敢马虎。大家在项目总工韩义的指挥下分头行事,开始一步步封堵漏点。“韩义,你回去休息会儿吧,这儿有我盯着呢!”项目经理孙明对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的韩义说道。“我还撑得住,险情不解决,我回去了也睡不着!”韩义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愿。经过大家5天4夜轮轴转的努力,终于将最后一个漏水点完全封堵住,成功解除了危险。“真是多亏了你们!”事后,甲方领导握着孙明的手,感激地说道。
“金点子”铸就大屏障
由于工程属于超高层项目,楼层多、单层面积大且户数多,平均每层达70户,施工工艺复杂,需要多工种穿插施工,因此安全问题成了项目的重难点。
为了保障工人们的安全,项目部想办法引进了多台新式设备助阵,最新款集成式升降爬架就是其中之一。该爬架外立面防护采用钢板网,不需架管搭设,而且爬架每层作业面都采用钢跳板,工人施工时如履平地,极大降低了工人高空作业的风险。据了解,这种爬架在分公司还是首次使用。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天”,项目部对安全保障的重视程度,还远不止于此。走进楼内大厅,正在施工中的大楼灯光明亮,却看不到临电的电缆,这不禁让人好奇。“这栋楼都是公寓,按常规走线,这栋楼早就变成蛛网洞了,非常不美观!” 机电经理胡凯亮指着头顶说,“所以我们决定把线搭在上面。”抬头望去,原本的埋地电缆全部在走道吊顶内架空排布,用U型卡锁紧固定,被整理得有条不紊。“如果电缆埋在地下,路基二次开挖和汽车碾压就会对其造成破坏,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将电缆敷设先在室外变电室架空,再进入各楼层,现在完全不会出现被挖坏的情况了。”胡凯亮解释道。
“金点子”带来大效益
除了为项目设置安全屏障外,“金点子”还给项目降本增效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走进项目地下室二层,一个巨型玻璃钢水箱映入眼帘,这是项目的临时消防水泵房,也是项目部降本增效的新招。“这个水箱有两个进水管,一个接市政给水,一个接工地的降水井,工程前期我们用的都是降水井的水。”胡凯亮指着水箱说,“它每天能帮助我们节约42 方左右的水,每月可节约水量1260吨。”
在水箱泵轴承出水处有一个小铁盒,这个铁盒可以收集溢出的流水,铁盒后面还有一个积水槽,水槽上安装有自吸泵,可将收集的水重新排回水箱中。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还保障了地下室的泵房设备不会被轴承溢出的水浸泡,防止设备被腐蚀。
顺着项目楼梯间往上走,细心的人会发现,与同类工程相比,这里的楼梯间光线强很多。“我们的灯泡全部采用的是节能灯,比普通灯泡要亮得多。”胡凯亮介绍道。由于以往照明都是在楼梯口明敷电缆,这样很容易发生破损漏电的情况,而且照明的利用率只有50%,达不到临时用电规范要求。现在,项目部利用主体预留预埋的PVC管线,将灯全部固定在墙上,离地2.5米,不仅安全系数高,而且照明利用达到了95%。“到目前为止,我们在临水临电方面已经节省了近100万元。”胡凯亮自豪地说到。
刺破青天凌壮志,直射天际入云端。这支敢想敢干的水岸银座项目团队,成功地将智慧凝结成了一个个“金点子”,为“三剑客”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