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公司珠海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经理汤亮做梦也没想到,疫情之后,一场更艰难的战役接踵而至。“720天完成施工任务,被耽误的工期可得抢回来。”看着办公室墙上的施工计划,汤亮手里紧紧地攥了把汗。 用三天时间完成桩基静载测试,成为第一大关。按照传统方法,等桩基成型达到设计强度再做检验,要耗时1个月。“珠海机场项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意义重大,绝不能误工期。”汤亮在现场办公会上坚定地说道。 就像移植大树一样,桩基静载测试就是要检验扎牢在土石里的“根”是否牢固,这是确保后续施工的奠基石。“检验、调运配重等太耗时间,抢工期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想起那段最困难的时期,质量总监高全龙很激动。 传统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检测试验平台在5000吨荷载压力下,易破碎断裂,影响试验一次成功率。看过众多施工方案,高全龙打破了攻坚讨论会上的争吵。“明天我再去质监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短时间内完成桩基测试的机械设备是当务之急。于是,从项目部到质量监测站40公里的“取经”之路,高全龙前后跑了十几次。 原来,质监站推广的最新机械——装配式检测机,和高全龙的需求不谋而合。这种简便的装配式检测机,搭建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负责质监站机械研发的龚工宽慰道:“你先回去,明天我就派人到现场组装。” 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卡车不能直接进入测试区。现场密密麻麻堆成山的5000吨配重和零零散散的汽车吊,让调运机械的总指挥张四伟一筹莫展。他决定试试“搭桥”的办法。 所谓“搭桥”,就是让在货运线路上的汽车吊一字排开,沿着运输道路流水段施工作业,进而形成不间断的流水线。每辆吊车无需移动,只要将吊臂从一侧摆到另一侧让下一辆吊车“接力”便可以完成整个运输过程。 在高达23米,重5000吨的配重面前,现场人员精神高度紧张。最后的顶升后桩基测试终于要开始了。 看似静止的桩基在一点点下沉,这个沉降值必须要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桩基沉降值控制在了23毫米,完全符合验收标准!”历时12个小时,静载试验完成。现场人员欢呼雀跃,彻夜鏖站的疲惫似乎烟飞云散。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没等桩基试验通过,珠海夏季持续的高温天气又给项目团队带来新的考验。在东指廊的地下施工阶段,日照正是一年中最烈的时候。地表温度接近70度,现场人员常能闻到鞋底因高温融化而散发的塑胶味。 “持续的高温,现场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都无法施工。”项目工区经理方运成表示。机场项目属于超长结构,底板面积大,并且东指廊的建设存在小跨度高程不同的问题,常规做法是按照一个方向顺序施工,并且要留一定的后浇带。 “后浇带后期的开裂问题较难控制。况且,后浇带支撑架体保留周期过长,会存在钢筋污染、漏水的问题,需在至少42天后方可封闭。”在技术研讨会上,技术部经理白玉晶提出原先的设计方案的问题。 白玉晶知道,赶工期的同时,项目质量任何时候都不能作为牺牲的条件。在几个无眠的深夜和激情讨论的会议现场,项目团队最终连夜敲定施工方案,采用了跳仓法施工。 这种方式取消了传统的后浇带,从而省去了后浇带清理、支模、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等工序所必须的作业时间,加快了施工总周期,避免后浇带贯穿整个地下结构所带来的不便。取消后浇带,让项目超长结构裂缝控制更有效。 功夫不负有心人。10月15日,珠海机场项目东指廊仅用不到百天的时间全面冲出正负零,部分区域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为项目的全面封顶奠定坚实的基础。机场人脚踏实地的攻坚劲头,不仅为项目按时履约注入“强心剂”,更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经济的腾飞插上崭新而强劲的翅膀。(龙芳、周柏毅、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