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杭州市对白沙泉进行了全面整治,老旧的城中村已经转变为了一个崭新的并购金融街(000402)区。而白沙泉的蜕变不只在于地面上的建筑,同时也在地下。近日,据杭州市建委(市海绵办)介绍到,作为建设海绵城市的项目之一,白沙泉雨水收集与综合利用系统将在今年年底正式建成。
白沙泉将雨水收集再利用
白沙泉位于黄龙商圈,面朝曙光路,背后就是宝石山。因为地势的关系,每当雨天,雨水从宝石山上流到白沙泉里,再汇聚到曙光路上,对原本就繁忙的曙光路交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台风天,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了。
白沙泉综合利用系统就是要将这些雨水收集和利用起来。首先在宝石山上设好截洪沟,并在地下埋设调蓄模块。雨水顺着截洪沟流入调蓄模块,经过过滤井除去水中杂质,再在地埋式一体机改善水质,然后流入半山腰处的两个调蓄池中,这两个池子的容量分别是90立方米和240立方米。
储存的雨水可以用于绿化的浇灌以及道路浇洒,同时还可以流入山脚下的景观池中,既提高了这座新兴金融街区的“颜值”,同时也能避免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这是一次尝试。杭州部分地区遇到短时强降雨就会出现严重的积水,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降雨量超过了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像白沙泉这样的系统能够在全杭州铺展开来的话,在雨水进入排水管网前先分流、储存掉一些雨水,将有助于缓解城市积水的问题。”杭州市市区河道整治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这一系统以及其他海绵城市项目,另一个好处在于提升杭州的水环境,“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雨水将地面的污染物带进了河流。而这个系统可以在雨水进入河道之前,提前对水质进行净化”。
构建海绵城市空间格局
其实,杭州不少地方的市民已经感受到了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好处,曾是“大台风大淹,小台风小淹”的古荡新村古苑公园,如今已改造成了海绵公园,小区居民告别了水淹的烦恼。
根据《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未来杭州将在九个区范围内,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计划到2020年,杭州2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这个比例则要上升到80%以上。
从全市来看,杭州将构建“一芯、三轴、四片、多节点”的海绵城市空间格局。“一芯”即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绿芯。“三轴”指钱塘江-富春江、南苕溪-东苕溪、京杭大运河-大运河二通道-萧绍运河三大水系通道,以及沿岸绿带、湿地和其他生态用地。“四片”指中心城市内及近郊自然存在的大片农田、水域、湿地及绿地,分为东南西北4个片区。
按照规划,近期杭州海绵城市重点建设白塔复兴地区、杭锅杭氧片区、之江新城核心区、铁路北站单元、城东新城、智慧新天地、大学城北单元、临平副城、萧山城区改造和新建区等40个片区,安排海绵城市重点建设项目751个。(建筑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