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国界,在越南平顺省永新乡一隅海域,坐落着烟火冉冉的一座电厂,源源不断地向越南重点经济区输送电力,点亮“一带一路”的星光斑斓。 这就是局首个在越BOT项目———越南永新燃煤电厂项目。该工程总建筑面积70532.8平方米,2015年6月开工,2018年10月投入商运,项目从设计、建设到运营均采用中国标准、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设备,并由中国团队进行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是Made in china在海外的生动实践。 中国标准 “越南质量最好的火电厂” 为确保将项目打造成“一带一路”上标杆电厂,中建电力从当时在建全球首堆EPR三代压水堆核电机组台山核电1号机组施工现场抽调精兵强将,赴越参与施工。 施工团队抵越后,却发现“核电标准”的水土不服。原来永新电厂位于滨海丘陵地带,厂址距离曾经发生过7级地震的顺海—明海断裂带仅有15公里,而且厂区土层主要为沙质土壤,地质稳定性较差。普通的回填材料无法为电厂打造最稳固的地基。 “我们经过大量的地质勘查和调研类似土质回填用料文献,研究决定最后采用地基承载力更好的级配碎石。”项目经理李蕾介绍道。“当然这也意味着变更后增加成本。”为此,项目团队用专业思维分类核算“安全账”,最终说服业主和监理完成变更,充分保障项目建设质量,为运营安全打牢地基。 历时39个月,施工团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工程两台机组的建设任务,项目施工节点甚至比BOT合同要求提前200天投产,比越南同类型电厂至少提前300天,创造了越南境内同类型机组建造速度纪录,被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称为“越南质量最好的火电厂”。 中国建造 “打造安全质量标杆电厂” 项目始终按照“先进、可靠、绿色”的示范性电厂建设目标开展工程设计、设备选型,努力将项目打造成为代表中国电力制造、建设和管理先进水平,体现中越两国务实合作的精品工程。 在工程建设中,项目在节能环保和安全问题上,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各个环节符合当地标准。越南员工说:“中方对工程质量要求很高,每个施工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在这里工作,除了能挣到钱,还能学到很多东西。” 项目坚持“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并坚持以精益管理的理念推进安全设施标准化。项目创新建设“体验式安全教学区”,通过高度还原工地安全隐患,让工人切身体会到不安全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项目还建设了安全移动巡视系统,严控安全。项目开工至今,无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创造了锅炉“零爆管”记录。 作为首个燃用无烟煤的超临界“W”火焰炉电厂,如何满足PPA中年平均可用7446小时的要求,提高机组可靠性、经济性,项目经理李蕾想尽了办法,他带领项目领导班子在初步、技术、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通过广泛收资调研开展了45项设计优化,年均工作时长7238小时,最长连续高负荷工作274天。 目前,性能试验锅炉热效率超过合同要求,对比相同等级的亚临界机组,该项目机组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万吨,氮氧化合物排放也优于越南国家标准,为永新一期项目安全、绿色的运行以及超额完成合同要求(年利用小时数不小于7500)奠定了基础。 中国品牌,“中越合作、澜湄合作和‘一带一路’合作典范” 越南永新电厂一期项目是践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项目,已被列入中越经贸合作的重点项目清单,是中越两国政府推动基础设施、产能合作、互联互通和中越经贸合作区合作的关键项目。 项目投产以来,已累计完成271.72亿千瓦时发电量,为越南南部重点经济区发展提供了重要能源保障,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得到越南政府的高度肯定,成为中越两国政府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典范。作为越南首个燃用当地无烟煤超临界“W”火焰锅炉发电厂,对带动越南电力产业升级具有深远意义。项目建设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截至2022年底,项目建设管理中直接聘用的当地劳工接近3000人,同时也为当地培养出了大量的管理和技术人才,项目整体采用当地采购、服务和工程分包商约40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在越南开展了帮扶困难群众等社会公益事业,助力当地居民改善生活水平。 中建二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定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在这里,中国电力建设者正用实干浇铸中国品牌,用执着诠释着‘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正如‘永新’的名字一样,工程质量永久好,项目建设日日新,这是中国电力建设者的矢志追求。”《人民日报》记者曾在其要闻版报道中这样写到。 在“一带一路”建设浪潮中,越南永新电厂仅仅是中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的一个缩影。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建二局将勇毅前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积极传播友谊,为更多“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续写中国品牌传奇,展现中企形象、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