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海泓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这是在4·20芦山地震中怀抱婴儿的母亲握着手机写下的一句话。在今年的母亲节看到这样一段话,不禁唤醒了我五年前的回忆,记忆中的那个人,还有那些事。 2008年的“5·12”是母亲节,那苦难的汶川经历了从未有过的磨难。 “叔叔,别锯我的腿,我要到城里上学,要去看北京奥运会、看刘翔,我还要当老板挣钱,为妈妈盖房子”,这是震后78小时我在电视里看到这样感动的一幕,当时我的泪水爆发式地涌上心头,但我止住了泪水,而深深被这位18岁的哥哥那种坚强所打动。 2013年,今年的“5·12”,也是“母亲节”,五年了。 深深打动我的那位哥哥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可乐男孩”杨彬哥哥,一家汽车美容店老板。这位坐在轮椅上的“小老板”正用手推着轮子“跑”前“跑”后地招呼顾客。 除了“可乐男孩”杨彬哥哥外,还有担架上的“敬礼娃娃”郎铮长高了不止一头。地震中截肢求生的刘岗均,担任着绵竹市汉旺镇青红社工中心副主任,家中开设的便民超市,名叫“梦想起飞”。那些在大地颤栗中出生的娃娃们,已经走进幼儿园,开始演练防震逃生。各不相同的灾难境遇,一样萌发的前行力量,定格的,是眼前绽放的笑脸。 我很自豪,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国度,更重要的是要向“可乐男孩”杨彬哥哥、“敬礼娃娃”郎铮一样学会感恩,向刘岗均一样向“梦想起飞”,用坚忍不拔的品质、用百折不挠的行动,为我们的企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承担一些义务和责任,感恩奋进、追逐我们自己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