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毅 十九岁时,母亲便嫁给了我的父亲。母亲未能读完中学就辍学了,后来还以“换亲”形式到了我们家。那时候,通过“换亲”结婚的女子是很受气的。过门后,虽然母亲孝顺公婆,操持家务,让村里人个个叫好,但是脾气刁钻的奶奶,却对母亲横挑鼻子竖挑眼,言语间总是对母亲十分轻视。这让母亲非常痛苦,可是,孝顺的母亲把一切都埋在心里,不苟言笑,整天机械地做着家务。只有到了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埋着头,用彩色花线绣着她的方格子鞋垫时,母亲会停下手中的活,凝神望着灯光,微微笑着。幼小的我知道,只有这段时光才完完全全属于母亲,也只有在这时她才可以忘却心底的那份苦涩,做一做属于她的青春梦。 后来,随着我们的慢慢长大,母亲再也不能忍受那种被奶奶鸡蛋里挑骨头的生活,毅然决然地和奶奶分了家。新生活的开始让母亲信心十足,每天天刚微微亮,她便跑到满是露水的田间拔猪草,把家里两头猪喂得像小牛犊一样壮。到年底,母亲将它们卖了,得到了一笔属于自己的钱,虽然仅有几百元,但母亲却高兴得像个小孩一样。 此后家中的经济状况慢慢好了起来。1997年的春节,那是一个比往年都令人兴奋的春节,因为我们家筹备已久的小卖部开张了,母亲做起了小生意。因为与人和善,村里老老少少都喜欢来买东西,小卖部的生意非常好,母亲整天笑眯眯的。就这样,母亲靠着勤劳的双手,把我慢慢地养大。 有一天,我也要出外工作了。临行前的晚上,母亲拉着我的手,同时拿出了两双她做的方格子鞋垫,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相信你能明白我给你鞋垫的意思,虽然人生道路曲折,但是遇到挫折,要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地继续走下去,要做一个正直、光明磊落的人,就像你手中的方格子鞋垫一样,有折但一定要直。” 一声汽笛,我远离了家乡,抬头望望窗外,发现母亲已是泪流满面。是的,那个历经任何艰辛都没有掉过一滴泪的母亲,在此时却哭了。我的双眼也变得模糊,再次回首时,那个可亲的面孔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流中。看着手中母亲塞给我的几双鞋垫,眼泪不由地流了下来。母亲年事已高,回顾母亲的一生,正如她送给我的方格子鞋垫,有折但却很直。如今,她用这一张张鞋垫,既是鼓励我,又好像是把自己没有做完的青春梦送给了我,嘱咐我在异乡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把这个美好的梦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