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文杰
在我的老家东阳,有许多当地的特色小吃,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上卢馄饨”,号称“中华第二大馄饨”和“金华第一馄饨”的美誉。
小吃摊用的是老式带抽屉的馄饨担,现剁新鲜肉馅现包馄饨,柴火锅灶烧得又红又旺,下锅几分钟后,热气腾腾的馄饨就到了客人面前。
这些地地道道的传统民间美食不仅吸引了当地人,而且从义乌、金华、杭州等市区来的食客也时常慕名而来,开着“奔驰”、“宝马”到这简陋大棚里,只为吃上一碗地道的“上卢馄饨”。
上卢馄饨的选料十分讲究,肉选用猪前腿与头之间的五花肉。烧制也很讲究,用原始的锅台,用松柴烧火。松柴多出自当地岭北和罗山一带山区的岩上松。岩上松树龄长、质地坚硬且含油量高,火焰旺,火性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热量逼入皮薄馅嫩的馄饨内。因此,上卢馄饨不是煮的,而是氽的。
上卢馄饨必须得在上卢吃,其中也是有原因的。馄饨煮得太熟不好吃,不便带回家,然而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吃馄饨的氛围。上卢是一个集镇,周围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肩挑车推地到集市上来交易。整个集市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赶集的人做好了买卖,有了点零钱,就吃一碗馄饨,边吃边聊天,在一片热气氤氲之中,那才叫过瘾呢!
我和家里的兄弟在2011年,也特意开车带父母专门到上卢的集市馄饨摊上品尝了一番。越做越红火的上卢馄饨,已名符其实地成了东阳的一道乡村美味。什么时候,你来东阳,千万不要忘记也去尝尝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