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秀珍
开始有奶奶的记忆是在7岁,我被爸妈“赶出”被窝,奶奶“收留”了我,奶奶小小的睡榻上开始多了一个我。
小时候,觉得奶奶小气。经常为了跟同伴玩而跟奶奶顶嘴,孰不知奶奶平时“小气”留下来的好东西都毫无保留地给了我。
稍大后,觉得奶奶唠叨。脾气倔强,渐渐地疏远了奶奶,变成叛逆期的小姑娘。
长大后,才明白奶奶的孤单。明白了世事难料、人情冷暖,爷爷离开的三十多年里,奶奶该是多么难过。
可明白得似乎有些晚,奶奶已经老得开始找不着回家的路,开始语无伦次,开始一天又一天地坐在凳子上发呆,感受不到饥饿。她甚至已经忘了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只念叨着她的一个儿子、两个女儿。
后来,奶奶不再整天呆坐在凳子上,而是躺着了。躺着躺着,奶奶不乐意了,她静静地走了,连让我看最后一眼的机会都没有,很安静地走了。一直以为奶奶会等我高考的好消息,尽管她不懂……
高考完,好像做了一场梦,梦醒后才发现我的世界里已经少了一个人。很怀念每次周末回家为奶奶洗头,梳洗后在暖暖的阳光下吹干她的头发、为她修理指甲。她开心地笑,我也开心地笑,尽管她压根儿就弄不清我是谁,她只是慈爱地凝望着我、念叨着姑姑的名字。
又是清明了,我一定到美丽的莲花山上陪陪奶奶,一起看着就在山那头的爷爷,离别这么多年了,沏一杯清茶跟您一起回忆,再一次开心地笑,您慈爱地看着我喊我小妹,这一次您没有喊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