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爱军(总承包)
转眼间,中秋佳节来临,我们一家三口又开始忙碌起来,因为我们每年要过两个“中秋”。
第一个“中秋”是在中秋之夜,与公公婆婆一起过。公婆年事已高,越来越珍惜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虽然都在一个城市居住,而且我们每个星期都会去探望公婆一两回,但他们总认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是个大节,是一家团圆的象征,必须要认认真真地一大家人一起度过。于是,每年的八月十五,我的公婆、姐姐一家、我们一家、妹妹一家总共十几口人聚集在一起,吃月饼、吃水果、 聊天逗乐,热热闹闹一整天,就像过年似的。
第二个“中秋”,是在我的父母家过,会选个临近八月十五的日子。他们对中秋节的重视程度虽然远不及公婆,但我仍能从他们节前的电话中感到些许期盼。所以,每次与父母过中秋节,我们一点也不敢马虎,把家人都聚在一起,三代同堂,满屋子都是人。看着孙子、外孙子们在一起开心地笑谈,父母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两个中秋其实是一个中秋,都是怀着一样的渴望,有着一样的温馨。随着公婆、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他们也越来越需要我们。平日里,我们这些儿孙们忙于工作、学习,中秋节就是一个陪伴他们的难得机会。假如能把公婆、父母、两大家人都聚在一起过中秋,30多人的场面该是何等热闹、何等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