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慧(三公司)
老公在三公司工作已经四个年头了,如今,我和他一同在赤峰万达广场项目,为我们的未来奋斗着。这样平淡幸福的日子,来得却并不容易。
2009年,我们相遇;2010年,我们深深地记住了彼此。向我表白的时候,他说自己将是个地道的工程郎,如果我不愿意,他绝不会勉强。那晚的街道是如此繁华,却掩盖不了他炯炯的眼神传达给我的信念。就这样,我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走到了一起。
很快,我们就开始了两地的生活。最初,他在唐山工作,我在西安读书,每天仅靠频繁的电话来拉近距离。那时候,他一个月只有八百块钱的实习工资,我的生活费也不充裕,几乎每次都是我偷偷省下钱、坐了20多个小时的硬座去看他,但我每次都特别开心。省钱这件事暴露后,他就每个月都接济我。记得有一次,他工资卡里只剩下99.5元钱,只差5毛钱就可以汇款了。可他掏遍了全身上下的口袋,却一无所有。无奈之下,他只好向同事借了5元钱,凑足了一百块。
后来,他去了北京,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但他还是坚持每天给我打三个电话,嘘寒问暖。虽然有一千两百公里的距离,他的叮咛和嘱咐就像是在耳边。但是时间久了,我开始因为总是一个人而不开心。心细的他察觉到了我的变化,在他的逼问下,我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了他。他听后沉默了许久,说出了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话:“我知道,在大学里,你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和你拥有相同思想的男生,一起吃吃饭,上上自习,过着你羡慕的那种生活。可是,你不可能永远活在大学生活里,等到你真正踏入社会就会明白我的苦心。只要你愿意,将来我们一定会过得很好。”一席话,让我开始正视这个现实的社会。
毕业后,很多同学都奔波在求职的路上,我却因为他在三公司下属项目而得到“特殊的照顾”。虽没有求职的艰辛,但有了工作并不意味着可以养尊处优,他对我的要求也从未放松过。刚到工地时,面对十几米高的外墙爬梯,我的双腿不停地颤抖,恐怖蔓延了整个身体,好几次,都因为极度害怕而停下来。是他,小心翼翼地拉着我的手、一步一个“台阶”地鼓励我:“别往下看,这有什么,别害怕,你一定可以!”他耐心地重复着,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相识时那个事无巨细的他。
看着这样的他,我也慢慢有了勇气,渐渐地适应了这样的高度,很快我就可以一个人轻松上下了。以后的日子,也是他,带着我到工地边看图纸,边教给我基本知识:钢筋绑扎得对不对,混凝土如何浇筑,他还亲自绑扎钢筋示范给我看……可以说,他是我的入职后的第一位师傅,给了我人生不可或缺的知识财富和精神财富。
2014年初,我们幸福地走进了婚姻殿堂。很庆幸,当初我选择相信他,才有了一个与我同甘共苦的丈夫,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一个陪着我一起迈向美好明天的同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