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清代随园老人的小诗,在璨若星河的诗词歌赋里沉寂孤独了三百年;这首诗吟咏的主人,也在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里默默生长了千万年——直到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连同那个动人的小村故事一夜唱响。
天地万物各有其自在、自足状态,高山与尘埃,滴水与江河,大象与蝼蚁,相对存在、遑论强弱;居高堂、处江湖,翱苍穹、扫街巷,执医柄、教子弟,各有所业、无分贵贱。我们看惯百花,或惊艳于榴花开处照宫闱的热烈,或流连于牡丹花开动洛阳的锦簇,或自嗟于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各领风骚、各有寄托。唯有苔花,生于墙头石缝,不与百草争壤;长于林荫之下,不与万木争光;开于幽微僻处,不与流俗争赏。苔:一种渺小到难分茎叶,卑微到任人屐齿,简单到无需光热的隐花植物,其盛开无姹紫嫣红之瞩目而清香自来,其凋谢无红衰翠减之零落而余香隽永。由是以物及人,如有戚戚焉!放之于芸芸众生,放之于大千世界,放之于时光之河,我们又何尝不是渺小如苔花,而盛开亦如苔花。苔花,可以是我,可以是你,也可以是他,是每一个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我们即使拥有的不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苔根虽弱,却能拥抱大地,饱经风雨而泰然自若;苔藓虽小,却能生土造氧,利乐万物而与世无争;苔花虽微,却能抱团成簇,积小我众我而成苔原花海。苔花,自生不自利,自在不自我,自开不自赏,足为人师! 以苔为师,师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志,师其处变不惊、平淡隽永的恒久之心,师其心向牡丹、顽强绽放的乐观精神。逐梦在新时代的大道上,我们更需要时时以苔花为师,笃定初心,砥砺前行,让每一天的奋斗都更有意义,让每一分的生命都更有价值。 纵有万种绰约风姿,不及苔花开遍荒芜。阳光不能照彻所有的地方,雨露无法滋润世间万物,但我们都可以像苔花一样,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追梦人,创造属于自己闪闪发光的“苔时代”。 人生,当如苔花般自在,亦如苔花般盛开。(慕雷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