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 | 办公平台 | 中建e-HR | 网络学院 | 中建网群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职业发展 服务专区 资源配置
新闻中心
公司快讯
集团新闻
国资动态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专题专栏
通知公告
企业刊物
图片新闻
网上公告
公司快讯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快讯
中建二局台山核电2号核岛安全壳预应力施工完美落幕
发布日期:2015-01-19 字号:[ ]

——台山核电2号核岛安全壳预应力施工侧记

■文/ 郭礼 刘柏  杨雷

  2014年12月29日,随着110度高温石蜡成功灌入最后一根预应力管道,中建电力台山核电项目2号核岛安全壳预应力工程施工圆满落下帷幕。

  如果把核电站反应堆比作一个装满水的木桶,预应力系统则是牢牢箍在木桶上的“紧箍咒”。而台山核电项目的这个“紧箍咒”却不是一个圈儿这么简单。

  该预应力系统包含各类型管道预埋总长度超过3.3万米,预应力钢绞线用量2200余吨,是目前世界吨位最大的预应力系统。中建电力的建设者们用1800多个日夜,为这项工程成功贴上了“中国建筑”的标签。

新工艺编织“天罗地网”

  台山核电项目核岛预应力系统分为水平管道、竖向管道和伽马管道三种,三种管道“编织”成“天罗地网”,将整个核岛包裹起来。其中,伽马管道因跨越核岛的穹顶部分,不仅线性分布极其复杂,而且还要和钢筋绑扎同时施工,被称为预应力施工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当时看三维图的时候,感觉伽马管道一层叠着一层,每一层的弯曲和走向又完全不同,很难全面判断定位是否精确。”回忆起伽马管道铺设的困难,预应力队的朱贵超至今还记忆犹新。

  为此,项目部成立了专项技术攻关小组,大家不断调整技术方案。最终,“预装预调法”在成员们的头脑风暴中诞生了:施工人员在进行单层预应力管道铺设时,除了安装本层的预应力管道,还将下一层的管道也预先安装一遍,并按照正式的定位和验收流程进行检查验收,确认两层都没有问题后,再进行后续施工,通过两层管道联合调试,确保了6000多米的穹顶预应力管道的每一段铺设都准确无误。

“羽毛球”成了“体检医生”

  对于整个核电站预应力系统来说,管道安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之后,每条管道还要进行钢绞线穿束、张拉、灌浆等一系列工序。而保证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成了预应力施工的重中之重。

  由于预应力施工属于大规模精细施工,为了避免管道接口出现缝隙、管道内异物等质量问题的发生,项目自主研发了“气动通球法”:用铁皮和胶皮绑制了一个形如羽毛球的装置,塞入管道,然后在管道一端施加压缩空气,“羽毛球”即可随着空气压力完成自主检测。该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更将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6,也被项目总结申报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让子弹“飞”得更安全

  预应力施工属于高风险特殊作业,为了降低安全风险,项目员工没少动脑筋。以施工难度最高的伽马管道穿束为例,每一束直径为15.7毫米的钢绞线都要通过引导管进入一个特制的锚固块细孔,而细孔直径只有17.5毫米,一个普通蛋糕大小的锚固块则要密集固定54根钢绞线。而且台山核电项目使用的穿束机是从法国进口的特种设备,最快转速可达每秒2.4米,但钢绞线与锚固块之间的缝隙小,工人在施工时一不小心,“飞驰”的钢绞线就有可能成为割伤作业人员的利器。

  “绝不能让我们的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干活儿!”预应力队队长杨雷发动队里的同事集思广益,最后,有着二十多年预应力施工经验的邹新旺找到了解决方法:把套在钢绞线前面穿束用的子弹头一分为二,在两侧各焊接0.4米长的手柄,制作成钢绞线引导铁钳,用铁钳夹着钢绞线进入引导管,等于为作业人员增加了一只“铁手臂”。在手柄的引导下,子弹嗖地“飞”进锚固块的小孔,119根伽马管道钢绞线穿束全部安全完成。

  在台山核电项目核岛预应力系统施工的近2000多个日夜里,项目部共创新工艺30余项,编制技术方案近40项,另有5个工法和8项技术专利正在申请国家认定。随着安全壳预应力系统的顺利完工,台山核电的建设也将接近尾声,但属于台山核电人的光荣与梦想却仍在继续。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安装公司通州万达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统评比获第一
下一篇:局2014年度总部述职大会在京举行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纪检监督举报拖欠企业账款线索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86-10-51579655传真:86-10-51816700 邮箱:zjejbgs@cscec.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E座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京ICP备12020238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