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 | 办公平台 | 中建e-HR | 网络学院 | 中建网群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职业发展 服务专区 资源配置
新闻中心
公司快讯
集团新闻
国资动态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专题专栏
通知公告
企业刊物
图片新闻
网上公告
公司快讯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快讯
【腾讯杯】让文明之花美丽绽放
发布日期:2015-04-13 字号:[ ]

——三公司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纪实

文/陈杰凤

 

  2015年2月28日,正月初十,乍暖还寒的北京春意渐浓。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一个让三公司职工欢欣鼓舞的喜讯飘然而至。三公司正式荣膺全国文明单位!

  60年传承创新,60年不懈追求。三公司将在这个和煦的春天里,开始续写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融入中心  深植文明之根

  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这是对三公司两个文明建设的最好褒奖。

  拥有60余年发展历史的三公司,一直是中国建筑麾下改革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企业要健康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必须同频共振”,公司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对此有着深刻的共识。

  深植文明之根,发展才是硬道理。60余年来,三公司须臾没有放松改革发展和经营管理这根弦。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从唐山走出的三公司人,意气风发地踏上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开疆拓土、鼓角争鸣的新征程。

  上世纪90年代,以承建北京城乡贸易中心为起点,三公司快速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外树形象,内炼素质”也成为公司党委“融入中心、彰显价值”的着眼点。

  适应蓬勃发展的生产经营形势,“三文明一满意”活动也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创文明单位、做文明职工、建文明工地、造满意工程”,公司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文明创建的高潮。

  20多年来,公司秉承这一优良传统,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的目标也应运而生。

  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全面融入企业管理,建立PDCA创建机制,党政工团合力推进,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育好文化、干好工程,他们坚持以诚信拓市场,以文化促和谐。有声有色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让公司一直走在中国建筑十强号码公司的前列。

  以文化之,乃成其大。2007年,该公司成功晋级为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2011年,公司合同额、营业收入分别突破200亿元、100亿元大关;2013年,公司乘势而上,合同额、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16亿元、172亿元;2014年,他们再接再厉,各项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完成合同额403亿元、营业额192亿元……

  一路凯歌一路行。截至目前,三公司先后荣膺8个鲁班奖,6个国优奖,3个詹天佑奖,并多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建设系统思想政治先进单位”、“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在位于北京丰台总部基地海鹰路的公司总部办公楼四楼会议室里,看着密密麻麻、摆满各种奖牌的荣誉橱窗,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孙晓惠自豪地告诉笔者,“公司该拿的奖基本都拿了,就差全国文明单位这块奖牌了。”

  在三公司人的心中,“全国文明单位”的分量很重。

 

志愿服务  传播文明火种

  三公司曾被国企监事会主席时希平赞为“中国建筑塔尖上的明珠”。在全国文明单位的创建过程中,是三千多名员工的默默耕耘让这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

  文明的种子,播种的是希望,收获的是未来。文明创建需要全员参与。李莹就是公司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位杰出代表。

  2014年3月初的一天,有一个女员工怯生生地推开了三公司直营业务部党委书记闵学军办公室的门。她就是2010年从辽宁科技大学毕业分到公司的李莹。“闵书记,我想辞职,去彝良支教。”这个说话轻柔的女孩的“创新想法”让闵书记心生疑惑。因为他知道,彝良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县,地处山区,那里很多人都想往外走,还没听说过一个大学毕业生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要跑到这么偏远的地方去工作。闵书记感到诧异,更心生感动,他佩服这个女孩子的勇气,也赞赏她的爱心。“放心去吧,岗位为你留着!”李莹欢快地跑出了闵书记的办公室,因为她要马上出发,现在已经开学了,最快还要三天的路程才能到学校,孩子们还等着她上课呢。

  3月8日,李莹一路颠簸来到彝良县荞山乡双河村小学。尽管南北方生活差异较大,但李莹还是很快地适应了村庄的生活,学会了写板书、备课、批改作业,学会了在河里洗衣服,学会了到小河沟里和孩子们一起抓螃蟹……

  由于她教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随着接触越来越多,他发现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渴望学习,大部分的孩子都处在散养、无管教的状态。了解这些情况后,李莹逐步调整思路和心态,开始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为孩子们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李莹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学校30名特困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家访。很多学生的家都是住在半山腰的独门独户,孩子走的路都是布满荆棘和石块的山路。一个月的时间,30名学生,李莹就是在这样崎岖的山路上,凭着放学后的月光和一支手电筒,进行了600多公里的“爬山式”家访。

  公司很关心她义务支教的事,李莹不曾想到,虽然她孤身一人远在山区,但很多的领导和同事都在后方默默地关注她、支持她。在公司的帮助下,李莹积极联系昭通团市委、彝良团县委和壹基金社会公益组织,先后组织三次超过1000余人次的大型捐款捐物活动。在她的热心推动下,山区的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了电脑、打印机、投影仪……在240天的支教历程中,她留下了500余张支教照片,200余篇、上万字的微信日记。

  在三公司,像李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中国百名母亲”获得者周静同志默默资助多名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年轻妈妈熊峰立,为社会上毫无血缘关系的5岁女孩“小木子”无偿捐献血小板,及时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正在攒钱买房的小伙鲁小蒙,在ATM机上捡到一万元现金苦等失主两个多小时,他拾金不昧的事迹被《济南生活日报》报道后广为流传。三公司劳务工人、蒙族小伙布仁达来勇斗歹徒,将被劫持的女孩从歹徒手中解救出来……

  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他们的感召下,目前,三公司网上注册的志愿者已经超过1400多人,她们传播着文明的火种,也在不断演绎着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重心下移  延伸文明舞台

  “在外干了这么多年活,还是第一次坐专车去火车站,大包小包的换公交车连售票员都不待见。”三公司亦庄X85R1项目王小利感慨地说道。享受这种“专车服务”的劳务工人在三公司有上万人。

  作为一个建筑企业,公司党委领导深知,文明创建的主阵地在项目一线。只有在项目上进行深耕细耘,只有聚焦劳务工人实实在在的需求,公司的文明之花才能在肥厚的土壤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上世纪80、90年代,劳务工人还没有形成产业化,他们对施工技能的需求如饥似渴。于是,三公司将提升劳务工人的技能水平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重点。公司在行业中率先开办农民工夜校,组织劳务工进行集中培训。目前,“农民工夜校”这一培训载体在三公司项目已经实现全覆盖,“入场培训”“专项培训”、“技能比武”各类培训已成为企业的“规定动作”。

  近些年来, 80后、90后的劳务工人明显增多,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劳务工人有了新生代,管理就要有新思路”,三公司及时调整文明创建工作重心,对待劳务工人从“手把手”教技能逐步转向“心贴心”做服务上来,目的只有一个: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一座座“夫妻房”的建立,让他们真切体验到家庭的温馨;“劳务实名制”的全面推进,让他们对工资拖欠不再提心吊胆……每到春节,三公司都深入开展“平安返乡”活动,除了提供“专车服务”之外,项目的志愿者们工作之余最忙的事情就是 “刷票”。让农民工兄弟回家的路“不再囧途”,是他们共同的期望。

  给劳务工人更多的关怀、更多的保障、更多的放心,这是公司文明创建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也为文明创建注入了更多活力。“重心前移,聚焦一线,三公司文明创建工作富有成效”,国资委文明办主任韩天对三公司的文明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

  用中建信条深植文明之根,用超越文化浇灌文明之花。对于三公司人来说,“全国文明单位”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他们适应新常态、开创新未来的一个崭新起点。因为他们深知,文明创建没有终点,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我局论文获国企党建研究会党建调研立项三等奖
下一篇:中建机械首条PC生产线顺利安装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纪检监督举报拖欠企业账款线索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86-10-51579655传真:86-10-51816700 邮箱:zjejbgs@cscec.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E座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京ICP备12020238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