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帅(上海)
自从“工匠精神”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这种精益求精、始终如一的精神就逐渐渗透进我们的各个领域,中建系统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建设工匠。而在全国都坚持全面贯彻从严治党的今天,要抓好“两学一做”,同样需要“工匠精神”。
首先,“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一种精神信念、一种情怀,一种把工作或一件事情、一门手艺当做信仰的追求。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是要达到激活信仰、净化信念、坚定理想的成效。
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的时间里,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但也同样伴随着信仰危机的出现。以我们建筑行业为例,近些年一些员工工作两三年便选择离开的情况屡见不鲜,工作辛苦,耐不住悠闲舒适的生活环境诱惑是很大原因,这其中更不乏党员。人人都有选择自己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自由,可是,置身这个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充满焦急与浮躁的时代下,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的信仰在何方?可曾因为走得太远太快,忘记了自己为何出而出发?”一位老英模在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座谈会时,深有感触地说:“共产党人只有守好自己的精神高地,才会具有精神境界、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话虽简短,却值得深思。
抓好“两学一做”,并不是在形式上轰轰烈烈,而是真正要如同“工匠”那般,潜心工作,在不断叩问内心的学习与深思中,唤醒我们的信仰,在他人选择中途放弃时,依然热爱并守护自己的事业;在他人急功近利追求一时的光鲜时,依然能虔诚地做好每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在当前经济下行,行业转型升级的考验面前,依然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和担当。对一名中建党员来说,无论身处海内外,只要心中不忘记我们共同的守望,不忘记入党时的誓言,就一定会成为中国建筑的坚强支撑。
其二,“工匠精神”强调的精雕细琢的极致化追求,于细微之处见真章。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样要从基层做起,抓细抓实,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
欣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基层党组织已经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做出实效。中建二局发起的“党员先锋行动”传递接力,由官庆书记首棒接力,让基层党员在重温入党誓词,学习“两学一做”内涵的同时,增强了责任感与使命感;上海分公司的基层党支部更是邀请农民工党员同上党课,让农民工党员这一流动群体也能一起接受思想教育,并在工作中鼓足干劲、争做标杆。
其三,“工匠精神”讲究持之以恒地坚守、静水流深般的努力。不久前在视频网站爆红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讲述的各种文物修复师,无一不是不为外界所扰、潜心文物修复多年,将自己融入文物修复之中,很多人一干就是一辈子。而我们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是需要久久为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思想的提升、内心的净化与立足岗位作贡献的行动都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我们以水滴石穿的恒力和毅力滋养我们的精神气质,填补精神世界的荒芜,在时间之河中熔炼塑造,让岁月见证我们的成长和每一步脚踏实地的努力。
在社会思潮纷繁激荡的后成长时代,让我们将“两学一做”与时代赋予的“工匠精神”同路,专注学习,激发学做合格党员的动力,怀揣仰望星空的梦想,脚踏实地去奋斗,让胸前的党徽永远闪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