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凯亚(土木)
小时候,长征就是心里的一幅画,一首歌。
这幅画,是伟人毛泽东笔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勇者形象,雄浑、悲壮。
这首歌,是《十送红军》里传唱的“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的感人之音,凄婉、深情。
越长大,越发现,长征胜利,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精神不朽,信仰神圣。
一组组数据记录了长征路上的英雄史诗:历时2年,行程达65000里,平均每天要走37公里……只是走吗?大大小小战役600多场,有无数战士倒下,依然有无数英雄前仆后继。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这是在经历长征磨砺之后锻造的一种气魄,一种永不退缩、初心不改的英雄气质。如今,长征胜利已然走过80年,历经80年的岁月磨砺,这样的精神依旧闪耀,因为长征路上凝练的坚韧不拔、永不妥协的精神气质,在当下的中国,依旧有着同频共振的力量,依旧能唤起最深刻的情感共鸣。
最近,民族自豪感、大国情怀、大国心态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词汇。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面临绝境,咬牙向前顶,实现逆袭。中巴之战,郎指导曾说:“明天的比赛,肯定有一万多巴西球迷来支持他们的队伍,但你们要知道,你们的背后是14亿国人的支持!”这句话让女排姑娘们在场上凤凰涅槃,而也正是这样一句话,拨动国人的心弦,成就了决赛日为女排狂呼呐喊的万人空巷。
神州十一号一飞冲天,当新手宇航员陈冬惊讶于太空的魅力时,他和“老司机”景海鹏的对话让国人忍俊不禁。“哇!很漂亮!爽不爽?”“特别漂亮。”“我问你爽不爽?”“爽!”这份“爽”,代表着国家力量的壮大,也引发了我们的爱国共鸣。
越长大,越热爱自己的祖国,从万里长征到大国情怀,岁月长河之中,唯有爱与坚持,不曾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