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 | 办公平台 | 中建e-HR | 网络学院 | 中建网群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职业发展 服务专区 资源配置
企业文化
公司形象
公司理念
文化活动
员工风采
公司快讯
首页>> 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员工风采
记忆里的烧肉粽
发布日期:2014-06-09 字号:[ ]

■文/张远景

  我出生在闽南金三角地区,常人嘴里的粽子我们通常叫它“烧肉粽”,“烧肉粽”其实并不是直接拿到火上“烧”出来的,而是因为闽南语中的“烧”与“热”的发音相同,故名“烧肉粽”。

  想起小时候,吃的零食少,心里非常期盼过年过节。在端午节的前几天,母亲就会从集市上买来粽叶,备好糯米、三层肉、香菇、虾米、板栗等等。洗好粽叶,炒好糯米,其他材料在加点香料腌炒一下,一切准备就绪。母亲坐在门槛处,门环处挂着粽绳,母亲很熟练地包着粽子。往往粽子才包几个,我和妹妹两人便催着母亲赶紧烧火煮粽子,奶奶边嗔怪我们边拿着粽子去煮,我们也时不时地跑到厨房看看粽子熟没。感觉过了很长时间,粽子终于煮熟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咬上一口,立时笑眯了眼。

  刚出锅的烧肉粽,热气腾腾,粽香扑鼻,闻了那香气,保管让你垂涎三尺。剥开粽叶,晶莹剔透、糯米闪着光露了出来。隐隐约约还能看见里面的栗子和猪肉。趁热轻轻咬上一口,又香又黏的糯米还带着一股甜味儿,香甜嫩滑,滋味绵长。

  如今我们这一辈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会包粽子了。近两年的端午,我自己也凭借儿时的记忆尝试着包粽子,但总做不出那个家乡的味道。而今,交通发达,深圳到厦门的高铁也已经开通,缩短了单位与家之间的距离。今年我决定回到家乡,与家人一起,再次品尝已在脑中萦绕10年的“烧肉粽”。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儿时的那年那粽
下一篇:重温一部电影,重忆一抹血色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纪检监督举报拖欠企业账款线索信访联系人
© Copyright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86-10-51579655传真:86-10-51816700 邮箱:zjejbgs@cscec.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E座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京ICP备12020238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